護肩是從脖子處,連到手肘,下面又是護腕,可以說除非剛好砍到手肘關節,是難以傷到人的。
護胸和護背,包括腰身,是一整塊鋼甲圍起來的,穿戴的時候,需要從頭上套下去,這不但防御刀槍劍戟出色,因為是一個橢圓整體,對于重武器擊打,同樣效果非常好。
下身防御,相對要簡單一些,戰裙和以往一樣,防御大腿兩側,又不影響騎坐戰馬,護腿是防護小腿,主要是將領有時候也會用腿,有護腿更好,還不怕圍毆。
遼東擁有大量的狼皮,不過這些主要是給普通士卒制作盔甲的時候,做內襯用了,劉仁軌的狗子部隊,到是獵殺了大量的猛獸,不過這些皮子破損太多,因此不太實用,因此鄒羽覺得親自動手,獵殺一批猛獸。
要說現在猛獸多不多?那是真的太多了,可以說有山必有虎!任何一座大山,都會有那么幾只猛虎的存在!
別說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那是因為山頭多,因此分布得很開,看上去就像一頭虎住一座山一樣,其實相近的幾個山頭,很可能就是一大家子。
猛虎,熊,獵豹,野豬,狼是北方最主要的幾種猛獸,狼群一般在草原,森林狼相對要少一些;獵豹和熊差不多,雖然并不太多,但一座大山,總有那么一些,野豬分布就更加廣泛了,全國各地,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而且因為它們屬于群居,老虎不是餓慌了,也不會去招惹它們。
相對來說,猛虎就多了,不說那些大山之中,就連有人煙的村莊,都時常傳出猛虎傷人的事情。官府對于獵殺猛虎的獵人,也有額外的賞賜,甚至皇家每年都會有秋獵,就是做出表率,意思是為民除害!最早的時候,這項活動,與草原游牧民族,秋獵屠殺狼群是一個道理,都是為了治下百姓,更好的生活。
只是后來逐漸變味,成了一個皇家活動,一個儀式,一個禮儀活動。
猛虎是中原大地,對百姓的一個巨大的威脅,就是因為其兇猛,數量眾多;當然,這也是因為人口稀少,荒山野嶺太多,野獸生存條件好的緣故,孔子說:苛政猛于虎!
這句話是形容政令太苛刻,讓百姓生活不下去,但何嘗不是說明,猛虎有多厲害,對百姓傷害有多大嗎?
………(也許這樣說,大家心里還沒有具體數量,沒有一個明確的觀念。建國以后,土地落實到人頭,百姓開荒積極性大增,侵害野獸棲息地,時常有猛虎傷人,國家成立大虎英雄隊,幾年時間,有記載就獵殺了三四千頭老虎,更別說其它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