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孩兒這個皇帝,只是給天下人看的,可沒有多少事情。”楊侑笑著說道。
“你…你可是在怪丞相?”韋妃身體一僵,看著楊侑遲疑著問道。
“沒有,孩兒知道,如果不是丞相,可能孩兒已經死在大興。況且丞相對孩兒甚好,跟在他身邊學會了很多東西。”楊侑微笑著說道。
“你真的這么想嗎?”韋妃認真的盯著兒子問道。
“當然是真的!孩子已經想明白了,連皇爺爺都無法力挽狂瀾,孩兒又如何能夠辦到,無論是晉陽,還是遼東,都是丞相一手打下來的,孩兒怎么能夠相比。”楊侑誠懇的說道。
“你明白這點就好,母妃也就放心了。”韋妃松一口氣說道。
雖然說鄒羽答應不傷害楊侑,但是她一直擔心,擔心楊侑心里抱著不切合實際的想法,那樣很可能逼迫鄒羽下狠手,要知道面對那個位置,可沒有人情可講,生活在大家族,又嫁到皇宮的她,這些年可是見多了爭權奪利,互下死手的事情。
“母妃你放心就是,文治武功,孩兒遠遠不如丞相,等過幾年,穩定一些,孩兒就禪位于丞相。”楊侑寬慰道。
不知怎么的,一聽楊侑說禪位,韋妃突然想到,按照倫理上講,自己兒子,也可以說是他的兒子,原本父傳子,這里變成了子傳父。想到鄒羽肯定一臉糾結,韋妃就忍不住嘴角上揚,露出笑容。
“跟著丞相一段時間,可曾學到什么?”韋妃再次關心的問道。
“平時諸位老師,教的都是一些做人道理,而丞相只是讓孩兒看,看別人如何做事。”楊侑回答道。
“那你看出什么來了嗎?”韋妃好奇的問道。
平常她只會關心楊侑做了什么,還從未關心他心里怎么想的。
“看出來了!丞相討論事情,從未避開孩兒,他們最大不同,就是務實,很少會花時間吹捧,偶爾空閑交流,也是討論叛軍,討論如何治理地方等。”楊侑點點頭回答。
“業精于勤荒于嬉!政事同樣如此。所謂上行下效,丞相以身作則,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會懈怠。”韋妃分說道。
…………
……
感謝各位看官老爺!真是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昨天一天,居然投了六十七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