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了,好像我才是姐姐吧!”黑素梅癟癟嘴說道。
沒有管她倆的日常頂嘴,鄒羽起身離開了。因為擔心傷著孩子,兩姐妹早就強烈要求分房睡覺。
第二天,鄒羽來到城外一處校場,這里有挑選出來的一千平均年齡十七歲的少年。還有二十個道士,只不過這些道士,并沒有穿道袍,全是穿著文士服。
這二十個人,是袁天罡特意為鄒羽挑選出來的,他們以前都是開香火道觀的。所謂香火道觀,就是供百姓燒香拜神,并非隱世清休的道觀。
而這二十人又是其中迎客接待,解簽算命的人,最擅長就是嘴上功夫,他們能完美的做到鄒羽的要求。
在官職和賞賜的誘惑下,已經整合好就一整套,按照鄒羽要求的教材,而他們就是老師,也是教練。
道士為了讀經書,大部分都是識字的,而且他們看的是道家典籍,沒有一些儒家的習慣,正更合鄒羽的胃口。
這是一個占地百畝,背靠山林的地方,外面是磚墻圍起來的校場,校場后面是幾排磚瓦房。
校場門口是一個掛著一個牌匾,上面寫著“政治學院”四個大字。
學院左右是鄒羽抄襲的兩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進入學院,穿過校場,來到點將臺,點將臺左右同樣掛著兩句詩“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校場四周的圍墻,用上了最新的水泥,同時用石灰在上面寫著許多標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保家衛國,人人有責!”
“有國才有家,保大家,為小家!”
…………
點將臺后方,則是一排一排的磚房,前面是教室,后面是宿舍。
二十個教室,每個教室剛好五十人,老師每天要教的,除了讀書識字,就是口號,每天上課,第一件事,就是齊聲高喊教室前面,最上面一排字“為中華崛起而戰斗!”
隨后就是唱歌,一首精忠報國,伴隨著鼓點,在二十個教室,整整齊齊的唱了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