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增加光源點而已。
因為沒有電燈,所以只能在四周墻壁,安裝大量的玻璃,又用玻璃做成蠟燭臺子,這樣即便有微風,也影響不了光線。
手術臺正上方,又用玻璃做了一個大的燭臺,能夠擺放數十支蠟燭。
當然如果是白天,效果是最好的,這是為了防止夜晚有緊急情況。白天的時候,四周點燃蠟燭,基本上就夠用了。
既然做手術,手術刀肯定是不能少的。指揮工匠裝修手術室,隨后鄒羽就去了匠作監。
手術刀的要求就是薄而鋒利,本來鄒羽只做了兩把自己備用,這會當然要多做一些,這還得教會匠人,以后為醫學院大量制作。
手術刀制作,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純手工制作,千錘百煉,把一塊精鐵,鍛造成薄如蠶翼的刀片。
因為刀片太鋒利,又薄,肯定不好拿,也不好用力,因此又做了一個刀柄,只需要把刀片卡在上面就行了。
手術刀,鑷子,止血鉗!各種樣式的鉗子,剪刀,同樣為他們準備了不少樣式,至于如何使用,當然只有他們自己摸索。至于手術線,就用羊腸代替。
鄒羽發動侍衛,抓了許多動物來給醫學院的人練手。許胤宗他們挑選了二十個醫術高明的出來,先練習解剖,然后在去教別人。
十個道家岐黃高手,十個御醫院的御醫,相對御醫來說,道家的岐黃高手,對于解剖的接受能力還要強上不少。好在有一群老頭子壓著,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練習著。
醫生手都比較穩,又見慣了各種場面,無論是血腥,還是惡心,因此下刀都沒有問題。除了開始幾天有點食不下咽。后面已經能夠面不改色的扳開肚子,討論內臟。
醫學院的學生最近口福不錯,天天都有各種野味吃,只是不知道以后知道自己吃的是試驗品,心里會怎么想。
鄒羽不懂醫術,就只能盡量搞一下后勤,以便于盡快見到成效。
醫學院后面幾座山頭,種植的是藥材,由一些學了一段時間,天賦太差的婦女看護著。
醫學院的學生,主要是兩種人,第一種就是婦人,而且是那種因為家人死了,無家可歸,暫時不愿意成家的婦人;另外一種就是十二歲到十六歲的少年。
在原來的計劃當中,婦人本來就是學習藥材種植的,因為她們心更細。而少年人好培養,主要是培養未來的醫生,只有天賦差的,會作為戰場救治,專門包扎,縫合傷口。
計劃不如變化,現在婦女又有了新的事情,就是學習婦科,第一項就是最重要的破腹產!
只不過考慮到她們的接受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招募人手,然后才能找到合適的人員。
還在找"隋末第一狠人"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簡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