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畝鹽田,六天一收獲,第七天就出精鹽,目前產出是二百二十斤,這還有待改進,怎么做你們慢慢摸索;不過對比以前的青鹽,即便是粗鹽,也好了許多!在更多的煤炭沒有送來之前,先做一批粗鹽,送到石城來。”鄒羽最后吩咐道。
“王爺你是要把鹽賣給高句麗?他們雖然是在海邊煮鹽,恐怕不比我們的粗鹽差吧?”席君買好奇的問道。
雖然席君買目前只是鄒羽的親衛,但為了培養他,每次開會可都是允許他旁聽發言的。
“高句麗不要,靺鞨人呢?還有室韋人,他們要不要?”鄒羽嘴角一揚問道。
“肯定要??!本來他們就缺鹽,更別說這比青鹽更好的白鹽了?!毕I語氣堅定的說道。
“聽說草原上有湖泊,里面全是鹵水,在岸邊就能撿到白色的鹽;也有牧民自家用陶罐熬制?!编u開勇眉頭一皺,思索著說道。
“那是鹽堿地,那種鹽吃多了要死人的,草原上的牧民一般也不會吃,你聽到的應該是牧民拿回去喂牲口。”鄒羽想了一下說道。這事他曾經聽一個那邊的朋友說過,鹽湖或則鹽堿地經常有牛羊野獸,過去在地上舔,而牧民也會帶一些回家,添加在草料里面,直到后來有飼料出現,這事才沒人去做了。
新定鹽縣這邊的事情,暫時不用過問,鄒羽帶著席君買和三十個親衛,快馬回到卑沙。
卑沙到鹽縣騎馬也不過大半天的時間,如果不是道路難行,半天就夠了,但是鄒羽并不打算劃到卑沙郡。離開一個多月,碼頭這邊越加繁忙,不斷的有騾車向外運送魚干,整個碼頭的魚腥味更重了,就像一個咸魚倉庫一般,好在這是空曠地方,不然人都呆不下去。
又是四艘新船下水,不過這次屬于漁船? 以戰艦的樣式修改而來? 下方可以大量存放魚類,這樣可以在海外呆一天再返航? 畢竟不是隨時都有那么好運氣? 半天就弄一倉的。
因為運輸問題,魚干目前供應的還是遼東和遼西? 至于易州,并州? 只是運送了一些有特色的東西過去。
鄒羽在卑沙忙著修改建設? 其他人也沒有閑著,雖然春耕在即,但是真的忙著種地的勢力,卻沒有幾個。
最安穩的當然還是鄒羽治下? 除了有些忙碌? 修建水庫的人少了不少,因為要春耕,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過水庫本身就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試驗的冬小麥,開春之后? 長勢喜人,這讓不少人都感到驚訝? 這完全打破了千百年來青黃不接的傳統。意味著一年四季,百姓都有糧食可以種植? 這雖然看上去更忙碌了。
其實不然,這就像原來半年的工作? 分到一年去做。原來是從天不亮忙碌到完全天黑? 而且還只是粗獷的種植下去? 接著又要忙碌第二項,如此一來,分身乏術,哪里可能做得到精致。
現在把時間分開,自然也就能夠花費更多的精力照料莊稼,至少說澆灌,除草,施肥這些工作將更加到位。
楊侑已經深深的迷上了農業,雖然鄒羽讓他去治理朔州三縣,不過他只抓著農業這一塊,不但是糧食,蔬菜水果他都帶人種了不少。嫁接,雜交!這兩種事情他是最上心的。桃花結李子,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他是最想弄明白的。
一些野生的花草樹木,他也在嫁接,他的目標是想讓更多成熟的樹木,都變成果樹,或則得到口味更好的水果。
至于雜交,那是因為鄒羽說過,雜交出來的糧食蔬菜,產量更高。對于鄒羽說雜交是同類而不同款的物種而來,他并不以為然,按照他的意思,騾子是怎么來的?還不是馬和馿子雜交來的。
當然,他的這些想法鄒羽并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