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已經到了城外!本王就交給你們了!包括平壤城一萬守衛!”見兩人如此識大體,毫不猶豫的支持自己,高建武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喏!”二人再次齊聲應喏!
“如今鄒長鳳正在圍攻國內城,楊萬春能不能守住還是兩說,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做好防御準備。”高建武聲音放柔和道。
“大王如果前方幾十萬大軍都失敗了,我們想要守住,也難啊!要不要帶人前去增援!”高興原問道。
“不行!這是最后的精銳,必須守衛平壤!”高興山反對道。
“不錯,前方已經是軍心不穩,幾個世家本身也是蛇鼠兩端,如今地盤全失,難免有人判敵!本王不能冒這個險。”高建武贊同道。
“前方還能不能支援一下,即便只是一批士卒,也能振奮一下士氣。”高興山問道。
“義州只有一萬士卒,還不是精銳,必須防備對面的丹東;至于吉林那是糧草囤積地,乙支允武幾千人守在那里,沒有他父親的消息,本王為不能讓他撤退。”高建武搖搖頭說道,說到最后,臉色又變得鐵青。
最信任乙支文德,沒想到他兒子居然不聽命令,這也是讓他最傷心,最難受的一點,也是這次決定重用宗室的原因。
吉林是征討國內的后方,囤積了不少糧草,其中許多都是他咬牙抽調出來的,本想讓乙支允武送回來,以便于固守平壤,誰知道乙支允武根本不理睬他。
“國內一但戰敗,義州與吉林就失去了意義,漫長的鴨綠江,隨處可以渡江,不如徹底放棄,撤兵固守平壤。”高興山眉頭一皺道。
“那點人手,也于大事無補,如今最重要的還是多招募士卒,固守平壤。”高興原說道。
“如果大量抽調人馬保衛平壤,那么他們只需要包圍平壤,拿下四周,平壤就成了一座孤城,這樣守下來,又有何意義?”高興山反問道。
“你說如何辦?難道放任不管?”高興原沒好氣的說道。
“許以重利!讓各地組織人馬,前來勤王!在平壤城下,與鄒長鳳決一死戰!”高興山沉默片刻,堅定的說道。
“這…你這是堵上國運!一但戰敗,我們就完了,絕無重起的可能!”高興原大驚道。
“如此還有什么辦法?無論如何,都要抽調兵馬,新羅,百濟怎么可能作壁上觀,肯定會趁火打劫,此事之后,高句麗命運都是一樣!”高興山搖搖頭說道。
“難道高句麗真的沒救了嗎?”高建武身體一晃,面容慘白,嘶啞的說道。
“這…如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能夠保下高句麗!”高興山兩人對視一眼,高興原故意遲疑的說道。
“還有何辦法?王叔快說!”猶如抓住一個救命稻草,高建武眼中閃動著希望的光芒,期待的問道。
“議和!如今只有議和,以鴨綠江為界,北方全部讓出去,承認戰敗,大王向中原稱臣!年年上供!”高興原很堅定的回答道。
“議和!”高建武愣愣的抬頭看向二人。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這兩個王叔,剛才的爭論,不過是做給自己看的,兩人肯定早就商量好了,這就是要勸降!想到這點,高建武就感覺非常的憤怒!案幾下的手掌,死死的抓住衣角,手背上青筋凸現,差點把衣服撕破。
又是算計,還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這讓他不但憤怒,而且心里感覺悲哀!一種孤獨的感覺,縈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