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下早已停止了前進,因為弩車的緣故,千米范圍,都有不少人中箭,畢竟遠一點的地方,也就那么三五十米寬。百臺弩車,足以覆蓋,如果說兩百米內沒有一個活口,那么五百米到千米這個范圍,活下來的也只有極少的人,恰恰兩者中間,剩下是呆若木雞,不敢進退的幾百士卒。
這一會功夫,雖然死亡的其實只有幾百上千人,但是帶來的震撼,缺不可小覷,尤其是對于士氣的打擊,非常之大。
“撤兵吧!”千米之外,山丘之上,李世民頹然下令道。
“喏!”侯君集,李大亮連忙應道。兩人深感后怕,如果不是知道一時半會攻打不下來,兩人離著還遠,這會肯定和躺在地上的士卒,沒有區別!
“從今以后,絕對不親自攻打晉陽朝廷守衛的城池!”這是兩人心里暗自下定的決心。
不但他們是這樣想的,李世民等人都有同樣的心思,從他們臉上沒有消散的恐懼,就能看出來,只是這話沒人敢說出來,畢竟太打擊士氣了。
“把出戰的士卒另外安置,回去之后,讓他們卸甲歸田,就在長安附近種地吧!”李世民停下腳步吩咐道。
“喏!”侯君集再次拱手應道。李世民的意思他懂,這是擔心消息傳開,影響到其他人。
好在因為潼關外禁地狹窄,參與攻城的每次也就一兩千人,又是黑夜之中,遠處看不見,這個消息到也能瞞下來。
潼關短時間沒法打了,這一點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為只得封鎖禁地出口一段,讓潼關的人也攻不出來。
“秦王,如今怎么辦?如此無功而返,恐怕陛下那里,不好交代!”長孫無忌壓低聲音問道。
“此事我會親自給父皇解釋!如今之計,也只有封鎖出口,最好在這里建立一個長期關口,防守晉陽當面。”李世民同樣低聲說道。
“這樣用處不大,晉陽可以從黃河運兵,也能從通濟渠走函谷關!”杜如晦眉頭一皺道。
“別無他法,函谷關屯兵就是!本王看過附近地形,就在禁地入口,黃河邊上,再修一座潼關!就能同時防備黃河與潼關了!”李世民思索著說道,顯然這個念頭已經考慮許久,所以已經有了完整的規劃。
“王爺英明!如此一來,陛下也應該安心不少!只不過此事最好還是等看看太子他們的戰況再做決定!如果太子他們能夠拿下晉陽,或則拿下永豐倉,這潼關自然不攻而破!”杜如晦建議道。
李世民功勞一直比李建成大,招募,訓練也是他一手負責,因此李淵有意無意的打壓他,更多是捧李建成,因此這次才是李世民打潼關,而李建成帶兵度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