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那面沖出來的二愣子,雖然被提醒了一下,已經凝神以待,只是他選擇了招架,因為裴元慶全身著甲,完全是不管不顧的一錘,裴元慶能扛他一馬槊,他可扛不住一錘,因此只得收招招架。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是好事,只是過于高估自己,這就不是好事的,只見他手中鑌鐵馬槊彎成弧形,雙眼一突,身體晃了幾下,差點栽倒馬下。
不等他做出反應,裴元慶第二錘又砸了下來。
“噗!”的一聲,少年還沒有報出自己名號,就已經被裴元慶猶如敲西瓜一般,砸粹了腦袋。
“孝義!(義兒!)”李建成身后數人大聲悲呼,隨后搶出了八個人。
“還我兒命來!”當先一人正是李神通,只見他滿臉悲憤的提著馬槊對裴元慶大喝。
鄒羽這邊當然不會看著裴元慶被人圍攻,甚至有些興奮,爭先恐后的沖了出去。
“休得以多欺少!”羅士信爆喝一聲,端著旗槍,以不輸于戰馬的速度沖了出去。
“恨天無把羅士信!快救人!”李建成臉色大變,焦急的對身邊的人招呼道。
李密戰敗,裴仁基出現在朔州,他就知道裴元慶肯定也在,只是想不到羅士信居然也出現在這里。
裴元慶與羅士信可是在洛陽與王世充大戰,打下的赫赫威名,這一點許多人都知道,只是沒有見過本人,這下見到裝扮才想了起來。
李神通父子雖然武力不錯,但是對上羅士信等人,李建成還是知道打不過的,因此才會如此焦急。
最關心李神通的,肯定就是李家自己人,尤其是同胞兄弟李神符,因此李建成話音未落,李神符帶著就帶著七個兒子,同樣沖了出去。
李淵一家子,或者說那一大家族,可以說非常不錯,大部分都是能文能武,即便文采不行,武藝也有幾刷子,尤其是馬槊與弓箭,更是引以為豪的兩門家傳技藝。
好的馬槊制作麻煩,往往需要數年功夫,才能制作出來,將領的馬槊與士卒使用的馬槊,最大的不同,就是將領使用的馬槊,是木制的桿!雖然是木制的桿,堅硬和柔韌程度,完全不輸于普通鐵制的槊桿。
馬槊其實也是長矛的一種,在宋之前,士卒使用槍并不多,更多的屬于矛!矛長丈八為槊!馬槊由桿和刃相結合組成,一般刃長為5060公分。
將領喜歡馬槊的原因,在于馬槊的破甲能力!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馬槊興盛于兩晉,隋,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時代發展,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卒,身上的甲變多了,雖然不是鐵皮罐頭一般,但也防住了上半身所有要害,如果不能破甲,怎么和別人打。
前面說過,馬蹬雖然早已出現,不過那是單邊馬蹬,只是為了方便上下戰馬,因此對于騎兵來說,騎射就需要非常嫻熟的技巧才能辦到,而人習慣性都是左手持弓,右手拿箭拉弦。
正因為如此,在騎射的時候,往往需要側著身子,有些時候就有一點別扭,這一點點,就會影響到精準度,李家絕學,左右開弓,這在整個隋朝都是很有名的。
李神通,李神符兄弟兩人,對于教育兒子,一向非常嚴格,而他們的幾個兒子,也非常爭氣,個個都不錯,尤其是被裴元慶砸死的李孝義,可以說是他們這一支,武力最高的一個,可惜死于一時沖動。
年輕氣盛,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差,因此大意失荊州的,不在少數,作為幼子,李神通自然最為疼愛,如今早逝,自然怒火中燒。
不但是李神符父子沖了出去,李元吉,柴紹,許世緒,許洛仁,李建成手下心腹王行敏,崔平州,盧勇,鄭凱同樣殺了過去。
雖然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