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沖鋒,李建成當然不會親自前去,他一向自認為是君子,君子不立危墻下,他也從來沒有讓自己親自沖在第一線的習慣,因此這阻擋任務(wù),就交給了手下劉德威、黃君漢兩人。
劉德威、黃君漢兩人都是隋朝的將領(lǐng),不過因為楊廣克扣雁門救駕的軍功,因此投奔了瓦崗,李密投奔李淵之后,二人被人游說,也投奔了李淵。
投奔李淵之后,兩人因為沒有根底,因此暗中又投了李建成。李建成手下沒有能打的將領(lǐng),這一下可謂一拍即合,隨后既重用二人。
劉德威、黃君漢兩人并非弱者,劉德威,徐州彭城人,其父親是隋毗陵郡通守。劉德威跟隨左光祿大夫裴仁基討賊于淮左,手斬賊帥李青珪,傳首于行在所,可以說是家傳武將,武力不錯,又懂兵。
黃君漢出身江夏黃氏,英勇善戰(zhàn)。大業(yè)八年,應(yīng)召從征高句麗,獲得先等之功,受封縣尉。
先登之功,這就不得不說戰(zhàn)爭,戰(zhàn)爭都是卻用短刀長矛去攻營拔寨,當然主要靠的是人。因為沒有太先進攻城利器,他們只能前赴后繼,用生命換來勝利。因此,在軍隊接到攻取敵方城池的軍令時,整個軍營的氛圍往往是比較凝重的,因為攻城勢必造成極大的損失,會有相當多的將士喪失生命。因為他們必須與城內(nèi)守軍短兵相接,而這也往往是奢望,因為和他們?nèi)獠那疤崾堑靡赃M城并且見到敵人。在這之前他們必須想辦法接近高聳而又堅固的城墻,而要接近城墻則必須要確保不會被敵方守城軍隊放箭射中。
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兼顧不會掉進湍急的護城河,不會掉落城外布好的陷阱、更不會在向前沖鋒時就被擊倒。就算幸運的成功到達城墻之下,這些士兵所要面臨的是怎樣爬上去。由于科技的落后,他們只有唯一的攀爬設(shè)備云梯。但用云梯攀爬也是非常冒險的,僅僅是在正面,就會有滾木礌石和金汁的傾瀉。
說到金汁,這是令攻城的一方最感到痛心疾首的,因為它由糞便和毒藥調(diào)制而成,守城的軍隊會把它用烈火煮開,然而裝在罐子中。面對攀登云梯的士兵,他們會將其潑在下方,而攻城的士兵只要沾一下就會被燙的皮開肉綻。就算所幸被救回,也會因為傷口重復交叉感染而不治身亡。因此,攀登云梯是非常要命的,而第一個爬上云梯的人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個犧牲的。但是并不缺少攀登云梯,登上墻頭奮勇殺敵的將士,那么攻打城池時,為何總有士兵愿意第一個爬上云梯雖然攀登云梯極有可能喪命,但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去這么干。因為高風險的事情總有著高回報,第一個登上城墻的人被稱為“先登”。而“先登”也被稱做“首功”,對于他的賞賜甚至超過了斬將奪旗之人的賞賜。
最有名的兩個先登之人,一個就是漢初樊噲,另外一個叫做先登之王,三國樂進。如果說樊噲與劉邦認識很早,因此被重用,那么樂進就真的是以一個士卒身份,多次先登進階的。
其在濮陽破呂布,在雍丘破馬超,于苦縣擊破蕤,破袁譚于南皮之役,皆有先登之功。因此樂進從低級別的軍官,一度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即便在明朝,“先登”的賞賜程度不減反增,在李如松奔赴平壤攻打倭國占領(lǐng)的城池之時,就下令“先登賞銀五千兩!”在我們看來,數(shù)目好像僅僅有幾千。但按購買力計算,5000兩就相當于如今的150萬元,對先登者的重視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死亡幾率如此大的行動,還有不少人搶著去做的原因之一。當然前提是要活下來,死了的沒有獎勵。
劉德威,黃君漢兩人領(lǐng)兵碰上尉遲敬德,尤其是黃君漢,提著一把月牙斧,就找上了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當然也發(fā)現(xiàn)了他,尤其是見到他拿著斧頭,更不愿意放過他了,畢竟重兵器對付重甲兵效果最佳,他可舍不得手下死太多。
尉遲敬德猛是非常猛,馬槊也使得非常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