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人,畢竟她一直住在傷兵營,有多少人,大慨有數。
“不知道可有將領隕落?”李秀寧忐忑的問道。
“死了一些,具體名字還沒有去查,不過應該沒有太重要的人物。”鄒羽微微搖頭道。戰場之上,殺了敵方將領,戰后會讓俘虜辨認,這些事情不急于一時,因為沒有報上來。
聽了沒有重要人物,李秀寧才稍微松一口氣,這才思考為何會失敗。
“唐王安排有援兵?”李秀寧試探著問道。
“沒有,就是八萬余人!”鄒羽搖搖頭說道。
“這…”李秀寧震驚得張大了櫻桃小嘴。
“這很正常,我的士卒有不少百戰老兵,是從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就開始上的戰場,大小惡戰無數!更何況說起裝備,你們差得太遠了!”鄒羽搖搖頭說道。
“你要攻打關中嗎?”李秀寧擔憂的問道。這次真可謂傷筋動骨,如果鄒羽進攻關中,李秀寧并不擔心能否守得住,只不過就算守下來,恐怕也讓日子更加難過,畢竟眼下即將秋收。
“不!我并不想戰爭,北方人口稀少,我還得防備突厥人,高句麗人!還有遼東的鬼方等野人!”鄒羽一本正經的說道。
不想戰爭,有這些原因,不過更主要的是不想拖慢發展,現在除了遼東新占領的地方,其余都在搞大開發,剛剛才開始,如果因為戰爭,把人手牽扯到了,就得不償失。
三大礦區礦藏豐富,不過需要時間,畢竟人工開采,怎么也快不起來。
“嗯,天下百姓經歷了多年動亂,也該休養生息了。”李秀寧連忙點頭贊同道。
“不錯,從大業元年到現在,人口銳減一千多萬,如果繼續內戰,中原遲早要被草原部落所占領!”鄒羽想到后來的金,遼,元,心里就是一陣不爽。
“確實如此!兩百多年前的慘狀,不能在發生了。”李秀寧跟著道。
“所以我留下李姑娘,就是想要你告訴李淵,沒事別來攻打我這里,我不想戰爭,但是絕對不怕戰爭!”鄒羽慎重的說道。
“這點我會轉告,其實我也不愿意戰爭,只是潼關在唐王手中,關中就暴露在你鐵騎之下,這讓父皇寢食難安!”李秀寧解釋道。
“呵呵!潼關如果在你們手中,本王又如何安心!并州本身就是四戰之地,如果沒有關卡在手,這次你們幾方同時進攻,哪里還有某生存之地。”鄒羽笑著說道。
“這都是高句麗人誘惑的,你出征高句麗的時候,高句麗派人渡海而來,因此所有人都以為你這邊實力空虛,這才想來占點便宜。”李秀寧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利益使然,某也不怪誰!只是日后再有人不識好歹,我也不會客氣。”鄒羽點點頭說道。
“這點你放心,經過這一次戰敗,就算父皇想要攻打你,都沒有那個實力。”李秀寧苦笑一下說道。
“這不可能吧,潼關外面,李世民那里,還有好幾萬人馬,你們李家有那么多世家支持,拉起一支數十萬的人馬,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鄒羽不相信的說道。
不說世家,就關中普通百姓,也有一兩百萬人,拉一支人馬出來,還不是很容易的,況且李淵又得了巴蜀,巴蜀沒有經歷戰亂,人口更多。
“關中百姓,連年勞役,又多次被征召參戰,剩下的人,精壯甚少。巴蜀安逸多年,百姓厭戰,士卒也久未訓練,武備不足,況且還有江南蕭銑虎視眈眈,對于父皇搶先收復巴蜀,他一直有所不滿,幸好他在嶺南碰了壁,這才沒有發生摩擦。”李秀寧微微搖頭說道。
對于李秀寧說的,鄒羽只相信了三成,因為每一家勢力,都有自己的敵人,至于所謂的武備不足,這就是假話,巴蜀富足,至少糧食產出奪,至于士卒,訓練就是了。
李淵不是不想打,而是不能打,這一點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