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好!”唐儉感嘆道。
“這種地面是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制作的,可以修路,修房子,修水渠,修一切建筑!”李秀寧給唐儉介紹道。
“這些瓷器,用來貼墻,貼地面,實在太奢侈了!”看著墻面上自己的身影,唐儉感覺腮幫子都有些疼。
“左右不過是泥土燒制的罷了,再說這也不是到處都有,目前晉陽也只有官員將領的家,以及辦公區域,才貼了墻磚。”李秀寧說道。
“公主開了一個多月了,可有收獲?”唐儉詢問道。
“并無太多收獲,許多東西,都只是了解一點,想要深入去查,又完全找不到門路。
就像這煤炭,看一眼,就都知道怎么弄出來的,但是晉陽的煤炭,燒出來就是沒有那么刺鼻的味道。”李秀寧感嘆道。
“確實如此,這些應該就是他們保密的重點,想要知道,并不容易。”唐儉點點頭道。
“雖然沒有熟人,不過借助元霸的名頭,到也打探到不少消息。”李秀寧說道。
“公主以身涉險,臣佩服。”唐儉恭維道。
“談不上以身涉險,除了一些明顯的禁區,其實晉陽對百姓并不設防!”李秀寧擺擺手道。
“怎么會這樣?”唐儉心里有些難以接受,實在想不到自己費盡心機,想要得到的消息,原來可以如此簡單的得到。
“或許這這就是強者的自信吧!”李秀寧感嘆道。
“呵呵,或許公主你說得對,不過臣看來,他們這是外緊內松,加上他們特殊的集體搬遷制度,陌生人很難混進來,因此如果是別有用心,就很容易被抓出來,可惜那么多探子!”唐儉搖搖頭說道。
當然,唐儉并不知道,抓的探子,絕大部分都沒有死,正在煤礦最底層挖礦呢。
“我還得到一個消息,晉陽百姓豐收了,糧食產量大增!一畝稻田,產量達到四石多!下等田都有接近四石!”李秀寧嚴肅的說道。
“什么!”唐儉吃驚的站了起來看向李秀寧,想看看她是不是開玩笑的,唐儉并非不知農事的人,在他印象中,水稻畝產三石才是正常的,而且這還得是良田,普通田地有兩石就不錯了。
這就是耕種方式帶來的區別,以前百姓種植水稻,不過就是那么把種子撒下去,然后等它發芽,生長,主要管理就是保持田里的水量不干枯。
精耕細作就不一樣了,或許對于其他的糧食不清楚怎么弄,但是水稻,鄒羽還真的很清楚,田地平整,稻種育苗,移栽!施肥,雜草拔出;稻田的魚鴨混養,在水稻種植一段時間之后,從河里,魚塘弄回來的魚苗,就會放入田里,當水稻長高以后,鴨子就可以放下田了。
以往的百姓,哪里敢把鴨子放下田去,生怕鴨子把稻谷吃掉,其實等水稻長起來之后,鴨子下田,它們吃的是里面的昆蟲,吃的是低矮的水草,小魚,加上每日回家鴨子喂養,它們才不會破壞稻田,只會順著稻田的水道游玩,尋找食物,相對一大片,最少也是幾十畝的稻田,那一兩千支鴨子下去,并不多。
魚鴨的糞便,又會肥沃田地,增加稻谷的養分,這種混養,和套種是一個道理。
剛開始百姓對于鴨子下田,是非常反對的,認為這是糟蹋莊稼,好在強求執行,過了一段時間,沒有損失,百姓這才放心。
過去糧食產量低,一個是種植方式問題,另外就是種子問題,肥力不足。當然,沒有農藥,蟲害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有一大群鴨子,每日到田里溜達兩圈,蟲害無蹤跡。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結果之后,快要成熟的時候,就會招來不少鳥雀,這個時候就主要靠人驅趕了,這個時候鴨子也是不能下田的,稻草人!插在地里樹枝上的布條,飛舞在田間,人!狗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