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是希望天下盡快一統(tǒng)?”薛德音問道。
“確實如此!老朽已經(jīng)活了大半輩子,只希望余生安穩(wěn)一些,再能教幾個學(xué)生足以!”徐文遠(yuǎn)說道。
“徐公認(rèn)為齊國無法一統(tǒng)天下?”薛德音問道。
“李淵年歲和老夫差不多!他等不到那一天!而他有幾個兒子!偏偏最厲害的不是太子李建成!這是他們最大的隱患!”徐文遠(yuǎn)分析道。
“唐王可不是皇帝,北方地廣人稀,也不具備爭奪天下的條件。”薛德音說道。
“薛郎君何必詭辯,唐王做稱帝還不是遲早的事情!就算他不想,也必須要為下面的人考慮!至于地廣人稀,這雖然是事實,不過別忘了還有遼東。”徐文遠(yuǎn)含笑到。
“不知道徐公有何計劃?”知道自己有些強(qiáng)詞奪理,薛德音沒有繼續(xù)爭辯,含笑著微微搖頭道。
見薛德音默認(rèn),徐文遠(yuǎn)露出開心笑容道:“目前我們就是盡可能的拉攏人手,等唐王除掉王世充,助他掌控洛陽就行了。”
“這么簡單?”薛德音意外的問道。
沒有讓他們?nèi)コ敉跏莱洌矝]有讓他們奪權(quán),可以說基本沒有冒險,只是拉攏一些熟人備用而已,這當(dāng)然出乎薛德音的意料。
“這說明唐王根本沒有把王世充放在眼里,從一開始他就只是針對齊國!我猜測,唐王前來洛陽,不過是拖延李世民,等他北伐大軍回師。”徐文遠(yuǎn)分析道。
“嗯!徐公言之有理,學(xué)生會拉攏一二好友,等候你的消息。”薛德音沉思片刻道。
“如此甚好!老朽在洛陽并沒有太熟悉的人,尤其是世家的人,就拜托了。”徐文遠(yuǎn)拱手道。
“崔弘丹與我相交不錯,肯定沒有問題,至于其他人,恐怕更多是想要去長安。”薛德音道。
“能拉多少是多少,你我分頭行事!”徐文遠(yuǎn)道。
“甚好!”
另一邊新文禮很快回來了,同時還帶著五千士卒。
“張總兵好!”東方玉梅見到新文禮如此快就拉著張公瑾帶著人回來,頓時非常開心。
“哈哈!張兄一聽我說,就立即起兵,片刻不曾耽誤!”新文禮略微自得的大笑道。
“事情緊急,耽誤不得,既然決定投奔唐王,當(dāng)然要盡快出兵,也好立一些功勞。”比起新文禮,張公瑾儒雅許多,先是回了一禮,隨后笑著說道。
“想不到你們回來得如此快,我還以為怎么也得耽誤兩天呢?”東方玉梅意外的說道。
“呵呵,那是嫂夫人不知道張某的出身!張某出身江南張氏,現(xiàn)在平州張仲堅,正是族兄!而且不少家族后輩,同樣也在遼東任職!”張公瑾笑著解釋道。
“原來如此!”東方玉梅恍然大悟道。
“下一步如何做?嫂夫人有何見教?”知道新文禮的大事,都是老婆做主,因此張公瑾也沒有客氣的問道。
“先不說其他,有一事你們先看一下。”東方玉梅道。
兩人跟著東方玉梅,來到安置士卒的地方,因為張公瑾遠(yuǎn)道而來,東方玉梅指揮士卒正在為他們安排伙食,而安排的東西,正是鄒羽送的那一批糧食!
“這些是什么?”拿起罐頭,新文禮好奇的問道。
“這是唐王送的糧食。”東方玉梅說道。
“這么好!”張公瑾看了看肉干,魚肉,還有水果,不由驚訝的說道。
“這只是他們隨軍的一部分。”東方玉梅道。
“也就是說這只是他們?nèi)粘5幕锸场!睆埞粲兴嫉恼f道。
“應(yīng)該是如此,因為贈送糧食,也是他們臨時起意,并沒有提前準(zhǔn)備。”東方玉梅道。
“真是不錯的伙食,比起某日常生活還好。”張公瑾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