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陰陽家一脈,司馬遷《史記》中列他為稷下諸子之首,說'鄒衍之術,迂大而宏辨'。
鄒奭是鄒衍的兒子,也是他學術繼承人,鄒奭修鄒衍之文,飾若雕鐵龍文,因此人稱雕龍奭。
這些都是鄒家正兒八經的先主,比起李淵宣布自己是老子李耳之后,可靠多了!
為他們樹立雕像,接受后人祭拜,這是必須的事情,還有這具身體的父親,雖然已經去了,但是按照規矩,是要追封的,至于爺爺那一輩,雖然不追封,但是牌位還是得立的。
宗廟,祭壇,都是有規格的,并不是說簡單修建一個臺子就完事。
整個祭壇,規模上萬平米,它包括了廣場,也就是祭天的地方,還包括大殿,這個大殿供奉的就是天神,如果是祭祀春耕秋收,那么供奉的又不同。不但各種不同祭壇,供奉不同神袛,就連貢品都不一樣。
大殿后面還有偏殿,那是提供祭祀者,也就是皇帝沐浴齋戒的地方。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排在第一,可想而知,對于祭祀,有多么重視!越是重視,反而讓人越加放心!即便是出力修建的百姓,都心甘情愿!甚至以此為榮!
皇帝又叫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兒子,能夠接近天子,也就是離神明更近,沒有幾個人會不樂意的,別說百姓,就算世家讀書人,都是如此。
子不語怪力亂神!雖然這句話是儒家之言,但是對于祭祀天地,祭祀先祖!他們同樣虔誠!
這也是為何皇位正統性如此重要的原因,得位正!這說明本身就是上天認定的人!得位不正,猶如野祀!根本不受人的認可,尤其是讀書人,或則說正直的普通人都不會認可,即便屈服,心里還是瞧不起的。
祭壇的階梯一定是九階!這不但因為九為極數,也是因為這代表了九五至尊!
廣場上必須要有青銅鼎放置,至于大小,那是越大越好!因為銅不但是錢幣,同時也是武器制作的材料。青銅鼎越大,表示國力越強。
這是因為過去青銅武器稀少,能用來做器皿,就表達出你很富有,別人就會害怕!這些都是從周禮流傳下來的,一直被人尊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