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一句話唱得所有人眼睛通紅,這年月,有幾個家里不死兩在戰場上,父子二代,三代,都死的也有!
當歌詞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大部分人都留下熱淚!
五百士卒,同樣淚流滿面,隨著最后一聲大吼!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
所有人心中一股氣憋著,不吐不快!熱淚未干!有人仰天高呼:“大唐!萬勝!”
聲音嘶啞,有些歇斯底里的感覺!
“大唐!萬勝!”
所有人都跟著喊了起來。
李世民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切,說實在,他們還是有些激動只不過最后一絲理智,生生的壓制住了,這才沒有跟著大喊。
看著一舉一動,都是如此威嚴,受人敬重,又被這么多人擁護,來至百姓的那種激情,深深的刺激到了他,第一次李世民對鄒羽產生了一種嫉妒的情緒。
“吾皇萬歲!”人群情緒慢慢平息,五百士卒猛的伸出右手,斜舉天空,整齊的大吼一聲,這才踏著整齊的步伐離開。
如此有氣勢的一幕,如此特殊的禮儀,再次震驚了所有人,都帶著好奇的神色,轉頭看向鄒羽所在。映入眼簾是鄒羽收回的右手,顯然剛才他是在回禮。
這是鄒羽從后世影視中學來的,當時感覺里面德國人那種禮節,是唯一能與我國軍禮相比的禮節,非常有氣勢。
關鍵是這種禮節簡便一些,要求沒有那么嚴格,適合任何一個人,只需要挺直腰身,伸出右臂就行。
鄒羽對李靖等人解釋,軍人頂天立地,無論是跪禮,還是抱拳躬身,都有些弱了氣勢。
在他的要求下,李靖等人就試著訓練了這次參見閱兵的士卒,觀看效果。
當然,鄒羽并沒有告訴他們,配合這種禮節,洗腦得當,容易激起熱血,更容易引起狂熱。
唱歌的士卒退下,緊接著,五百手持一種特別長的長弓士卒出現,同樣整齊的步伐,在城外站定,抬手高呼:“吾皇萬歲!”隨后轉身,張弓搭箭!
“那么遠!”李世民失聲驚呼。
原來遠處離了一排靶子,目測都在三百米開外!這對于弓箭來說,是非常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