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立了,對于她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陛下如此稱呼,老身可不敢接受!”蕭后微微側(cè)身,避過鄒羽施禮道。
“太后說得哪里話!你是太后,這點在我心中永遠不變!沒有當年陛下提攜,也沒有我今日!”鄒羽陪同蕭后坐下感嘆道。
這些年隨著理解,他才明白名義的重要性,楊廣兩次加封,讓他一路走來,名正言順,比起任何一人,反對的人都少了許多。
“過去的就別提了!聽說陛下要帶侑兒前去遼東?”蕭后微微搖頭問道。
“不錯!侑兒對于農(nóng)事,非常具有天賦,這次需要他前去遼東,負責兩季稻試種的事情!”鄒羽點點頭回答道。
“聽說這兩季稻出至林邑?一年可種植兩到三季?”
“是的!”
蕭后得到鄒羽的確認,不由感嘆道:“這世上居然有此神奇的水稻!看來陛下真是天命所歸!”
對于蕭后的話,鄒羽不好回答,只是笑了笑道:“等兩季稻試種成功,老百姓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鄒羽并沒有說有了兩季稻,百姓不再挨餓,這種樂觀的思想,只有其他人會如此認為。想想后世!宋朝開發(fā)南方,同樣兩季稻,一樣有人餓肚子!明清時候,紅薯土豆,花生豆已經(jīng)引進,老百姓同樣餓肚子!
百姓生活如何,完全取決于朝廷和官員,這一點鄒羽非常清楚,頭腦也一直非常清晰!
“陛下的人前往林邑,要經(jīng)過嶺南,是否需要在嶺南停靠補給?”蕭后問道。
“如果能在嶺南停靠和補給!那是最好不過,現(xiàn)在只是在一些島嶼上補給。”鄒羽解釋道。
“聽說嶺南現(xiàn)在馮盎勢力不小?”蕭后又問道。
“是的!馮盎聚眾數(shù)萬,自任首領(lǐng),依附割據(jù)嶺南軍閥林士弘,先后擊敗廣州和新州的賊帥高法澄、冼寶徹等人,占據(jù)廣州、蒼梧、朱崖之地,自領(lǐng)嶺南總管。”對于嶺南的消息,鄒羽還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蕭后為何問起。
“馮家是嶺南世代俚人首領(lǐng),馮盎是高涼太守馮寶與譙國夫人冼夫人之孫,石龍?zhí)伛T仆之子。當年征討高句麗,升遷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馮盎雖然老身并不太了解,不過馮家老身還是了解!馮家有家訓!永遠不得分離嶺南,獨立于中原朝廷!”蕭后解說道。
“原來如此!”鄒羽點點頭道,他這才知道,為何馮盎,堂堂一個左武衛(wèi)大將軍,居然依附別人!要知道他的身份,可是比起大部分反王都高,手中又有兵權(quán)!
他收到消息,馮盎回嶺南之后,也只是鎮(zhèn)壓收服了部分俚人,獠人,并沒有其他動作,似乎對于前去嶺南的商人也非常不錯。當然,因為時間太短,風雨樓還來不及打探太多消息。
“陛下如果再次派人南下,或許可以試著接觸一下!這里有一封信,陛下的人,下次前去,麻煩送到馮盎手中。”蕭后說著,遞過一封沒有封口的信件。
蕭后的提示,鄒羽明白過來,這是讓他試著收服馮盎,這封信沒有封口,也是說他可以隨意看!其實不用看,鄒羽也能猜到,只是一個簡單的通信介紹問候!這是告訴馮盎,她在晉陽過得很好。
蕭后做這些事情,這是為了楊家,蕭家,鄒羽也非常明白!
“多謝太后提點!”鄒羽拱手道謝。
“陛下嚴重了,不過舉手之勞而已!老身只是希望,這天下早日太平。”
“太后很快就能見到這一天的!”鄒羽嚴肅的保證道。
“陛下要輕征高句麗!老身就祝愿陛下旗開得勝了。”蕭后起身說道。
聽到蕭后送客的話,鄒羽也站了起來,笑著說道:“那就承你吉言!”
“都準備好了嗎?”走出大殿,鄒羽對自己新的侍衛(wèi)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