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權接管平壤,鄒羽才知道高句麗窮成了啥樣!倉庫內只有二十萬石糧食,國庫內也只有一些破銅爛鐵,真是耗子進去都得含著淚離開!如果不是審問確實只有這么一點,鄒羽都要懷疑高建武私藏了!
國家稅收,大頭都是農稅和人頭稅,基本上都是秋天才收,因此高建武窮成這樣,也就能理解了,審問得知,高句麗的官員,已經大半年沒有足額發放俸祿了。
中原周邊的小國,幾乎都是按照中原的朝廷體系在運作,官員的俸祿都是糧食,布匹,還有土地!
一般官員都有多少不等的土地,他們需要自己請佃戶打理種植,部門的小吏,都是部門主官發放薪水,因此官員在其中可操作的東西就多了。
朝廷一般都規定有使用多少小吏,而地方官員,少使用一些,自然他們的俸祿就節省下來了,只要官府還能運作,他們才不會去管人手不足,做事效率低的問題。
同時因為要打理大量田地,這也會分出官員許多精力,為此給手下發工資。這樣一來,想辦法貪污一點,也就順理成章了。
以前雖然朝廷有規定,官員不得經商,就是想防止官員以權謀私,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無法自己經商,幾天找一個親戚,或者管家的侄子之類。
鄒羽沒有分太多土地給官員,只是讓制定了一個標準,從上到下,官員土地數量,然后給了他們數目不等的俘虜作為佃戶。小吏的俸祿,并不需要主官來發,鄒羽治下的小吏,不是退下去的士卒,就是原來百姓村里的鄉老,數量和人員,目前還沒人作假。
高句麗窮得出乎意料,不過這對于鄒羽來說,也無所謂,反正最重要的是人口。能輕松拿下,已經算驚喜。
“這國家都窮成這樣了,王宮里面東西可不少啊!”把玩著案幾上的玉石鎮紙,看看大殿擺設,鄒羽不屑的感嘆道。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陛下一般,以民為重,以國事為先。”李靖恭維道。
這一點鄒羽的手下都非常佩服他,晉陽宮里的貴重東西,都是原來隋朝的物品,從大興國庫,皇家私庫得來的東西,許多都通過商人,換成了物資了,金銀珠寶又有部分賞賜給了手下,就連一些奇珍,都賞賜給了功臣大將,這也是為什么開國沒有賞賜封地,也沒有人有怨言的原因之一。
張榜安民,重新統計戶籍,劃分土地,把百姓調動起來,讓他們忙碌工作,修建新農莊,補種大豆蔬菜。
高句麗還有大大小小一百一十五座城池,登記在冊的有一百三十六萬人口,這些都需要接收和安置,可想而知其中的工作量有多大。
遼東,扶余等地抽調了大量有經驗的百姓前來指導,同時把原本遼東鎮守的士卒也分了出去,他們不但有鎮守地方的經驗,同時也是非常了解集體勞作的,畢竟他們也需要勞作,或則是軍中種植,養殖,或則幫著軍屬種地!
實行軍事管制!這是對于初占領區的政策,雖然不像軍隊那么嚴格,不過百姓也必須聽從安排,地方上的地主官員,地痞流氓,不聽話的,懶惰之人,全部抓了起來。
公開處理!先是游街示眾,公布罪行,隨后押送礦區勞改!對于這些平時就與百姓本身就不是一路的人,受到懲罰,百姓自然樂見其成,對于他們來說,相當于除掉村子里的一個害蟲。
當然鄒羽并不知道,另一個歷史之中,高建武擔心中原的進攻,舉全國之力,不但繼續加長長城,而且修建了兩百多座山城,這些山城都是修建在山頂之上,依山旁水,兩三面懸崖,異常難攻。
由于鄒羽慢慢的蠶食了高句麗大量領土,又引得他們發動幾次戰爭,大量的消耗了國力,這才讓高建武沒有財力去修建這些。
需要安置大量百姓,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便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