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直線距離,以道路的路程,也只有二十余里,可以說朝發夕至。
不過子午道行走困難,而且狹窄,不適合大量的人來走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因此李淵帶著官員走的這就是這一條路。
去蜀的道路,不是翻越大山的小道,就是驛道,正式的驛道只能是沿著河流修筑棧道。而棧道是用木頭做的,難免朽爛。一旦年久失修,入蜀的道路就斷了。因此這些道路都不適合百姓,只有走大散關這一條山路,還相對安全許多。
不過這距離就遠了,兩百余里,百姓要不停走十天,對于老百姓來說,當然是不可能的,那怕是有李建成帶人一路維護著治安,指導士卒幫著安置營地,也一樣快不起來,更何況這時候已經屬于冬季。
鄒羽到達渭南的時候,就發現高侃被拖延在這里,感覺非常奇怪的問道:“這里是誰?居然還敢守著這么一個小城?”
“回陛下,末將剛到渭南,就遇到伏擊,敵人用小股人不斷騷擾,路上也布了許多陷阱。末將擔心中伏,因此只得緩慢行軍。”高侃匯報道。
“他們這是想拖延大軍,爭取時間。應該是想匯聚人馬,防御長安吧。”鄒羽猜測道。
“陛下,你說會不會是李淵想跑。”高侃摸摸后腦勺說道。
“呵呵,他往哪里…”鄒羽失笑道,話沒說完,隨后眼睛半瞇道:“李淵還真有可能要跑。”
“陛下你的意思是?”高侃問道。
“蜀中,蜀道難行,李淵或許是想借蜀道天險,來阻擋我軍。”鄒羽猜測道,越說他越是相信自己的判斷,立即讓人拿來地圖。
“子午道離長安如此之近,如果李淵想跑,根本用不著拖延時間,也就是另有所圖!那肯定就是長安的人口。士卒和官員的家眷!或許還有收刮的財物,轉運糧草。”鄒羽把地圖鋪在地上,手指比劃著分析道。
“屬下去追殺李淵!”高侃一聽,李淵要跑,頓時急了,抱拳大聲道。
“晚了!李淵肯定已經追不上了,不過不能讓他把人全部帶走了。”鄒羽眉頭一皺,擺擺手說道。
“你帶騎兵,追上去,沿途不要與人糾纏,先到子午道,如果沒人,就一路向陳倉方向去。發現大量百姓,就把他們驅散。”鄒羽吩咐道。
“喏!”高侃應了一聲,就點兵出發了。鄒羽則留下來應付渭南的敵人。
同時李靖那面,也發現了事情不對,藍田縣城雖然拿下,但是有一股兵馬,猶如牛皮糖一般黏著,時不時的偷襲一下,道路上也有陷阱,弄得有些生氣。
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敵人在預謀著什么,李靖分析過藍田到長安的道路,確定了不可能有好的伏擊地點,那就說明敵人這是拖延時間。他也想到了李淵逃跑的可能,因此派出了騎兵,讓方家兄弟殺向子午道,他交代的命令,就是盡可能的尋找敵人,然后擊破。
最先追上李建成的,反而是路途遠一些的蘇定方,蘇定方不虧名將之才,破蕭關之后,他并沒有立即帶人殺去長安,反而想到派人前去大散關外,截斷李淵的退路。
他這里還有一萬完好的輕騎,極速殺到陳倉,這個時候李淵才決定遷都,因此到了陳倉只是圍城,截斷了道路。
蘇定方這里擁有最多的夜不收,當蘇定方還在半道,差五十里到陳倉的時候,就接到急報,大量兵馬,人群沖著陳倉而來。
再次派出夜不收,仔細打探,終于明白這是帶著大量百姓呢,微微一想,蘇定方就明白李淵這是想要前去蜀中避難。
還有什么好說的,他立即下令轉向,前去陳倉堵路,另外就是騎兵,尉遲敬德,程知節,辛獠兒,李正寶四將帶著殺向李建成。
李建成還沒有進入五丈原修整,就被騎兵堵了一個正著,如果只是蘇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