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多的蟲子,加上地廣人稀,一個養(yǎng)殖場,就是一個山腳的大型基地,這其中還包括一個大型的魚塘,整座山包括附近千米,都是放養(yǎng)的地方。
至于擔心家禽飛遠的問題,這個更好辦,只需要把翅膀上最長的幾根羽毛減掉就可以了。
雞鴨鵝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許多的食物,這讓養(yǎng)殖的成本,降低了許多,也正是因為養(yǎng)殖需要大量的飼料,因此只有朝廷出面來養(yǎng)殖,因為朝廷才有足夠的麥麩來喂養(yǎng)。
如今北方種植最多的并不是小麥,反而是豆子,因為豆子的食用花樣變多,加上產(chǎn)量比起小麥更大,因此百姓最少也拿出了一半的土地來種植豆子。
大豆,綠豆,小麥,水稻,這就是目前百姓主要植的作物,數(shù)量依次減少。
新年最麻煩的,還是治下多了兩百萬人口,而且是婦幼老弱居多,給他們進行安置,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手。好在大唐的士卒,都是經(jīng)歷過搬遷安置的,他們可以幫上大忙。
因為人口的減少,每個城池都有大量的空房,百姓完全可以分散到城池居住,而城池附近的土地,也足夠百姓耕種,集體勞作,渡過今年,百姓新的村莊,就能完全建好。
開完會后,所有人就開始忙碌起來,各種工作,開始制定計劃,抽調(diào)人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根據(jù)氣候,從南到北,一支又一支的人手派了出去。不在出征計劃的士卒,被分配下去,前往新占領(lǐng)區(qū)指導百姓。所有地區(qū)都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由熟悉的官員,前去執(zhí)行;所有將領(lǐng)也沒有空閑,帶領(lǐng)小股人馬,前去清繳匪徒,同時也是防備地方那些世家。
剛過完大年,洛陽城就變得冷清了,偌大的洛陽城,居然只有一萬五千士卒,這還包括三千破軍,一千女兵。
“參見陛下!”
“免禮!坐!”鄒羽示意了一下,隨后把手里的一道命令,寫完之后,這才放下筆,抬起了頭。
“不知陛下招臣等有何旨意?”魏征見鄒羽空了,起身拱手問道。
“大唐新附領(lǐng)地,人員眾多,官員也是優(yōu)良不齊,所以朕想請你們巡視一番,同時也補全律法。”鄒羽解說道。
“陛下有旨,臣自當遵從,只是微臣并不精通律法,恐怕有負陛下所托。”魏征與戴胄對視一眼,都見對方眼中一片茫然,頓時明白都不知道這事,魏征面帶為難的拱手道。
“當今天下,精修律法之人,恐怕甚少,朝廷為只是按照前朝律法來完善,目前進展并不如人意,二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正直之人,這次巡視,一來可以探查不法,二來也是積累經(jīng)驗,對律法進行修改。”鄒羽解釋道。
兩人歸服大唐,一直在學習,實習,輔助房玄齡等人處理政務,因此與鄒羽接觸其實并不多。鄒羽的稱贊,顯然二人非常高興,頗有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
“臣遵旨!定然嚴修律法,不負陛下所托。”戴胄深吸一口氣,慎重的拱手道。
魏征年長,又做過道士,四下游歷,跟著元寶藏東奔西跑,可以說閱歷豐富,雖然性子直,但是不缺乏機變,這也是為何鄒羽選擇他倆巡查的原因。
“劉仁軌和我相識于遼東,每一場戰(zhàn)役,他都有參與,對山川地理,非常熟悉,此行由他帶人,護送你們;劉仁愿會領(lǐng)破軍五百隨后保護;這把赤霄玄成拿著,必要時候,也可以調(diào)動駐軍,遇到不法官員,也可直接拿下。”鄒羽指著一邊站立的劉仁軌,劉仁愿說道,隨后又從一旁架子上拿起赤霄,遞了過去。
“臣遵旨!”魏征嚴肅的伸出雙手,捧起赤霄,舉過頭頂,略微低頭道。
劉仁軌是劉進的兒子,也是鄒羽起家的老人,和方家兄弟一樣,幾人亦兄亦友,這一點都知道的,加上一個親衛(wèi)將領(lǐng)劉仁愿,可以說非常重視這次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