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收低著頭,因此沒看見柯孟朝眼中有失望之色一閃而過,柯孟朝直問道“從一開始,在仝恕還沒有點頭答應之前,你就已經在策劃事后怎么殺了他,而且未必是你親自動手,對嗎?”
這一問真是直擊要害,王豐收愕然半晌,假如在別人面前,他可以用很多種方式辯解,但是在這幾位老人家面前,他也知道那些辯解都沒用,終于點頭道“是的,您老看得比我自己還清楚。”
王豐收不僅聰明,觀察力也相當敏銳,選擇收買對象事先就有考察,并不是隨意找勒個人就是仝恕。但一開始提出用一萬米金買巡邏隊布防圖,仝恕猶豫著沒敢答應,這種猶豫本身就不是正常態度,更像是一種待價而沽。
王豐收當時就確定了兩件事,一是仝恕絕對可以收買,否則早就斷然拒絕并將此事上報了,用不著在那里私下猶豫。二是仝恕此人事后肯定要處理,而且要處理得干凈漂亮顯出水平,既不能讓他跑了,也要讓他死有余辜。
所以王豐收后來才會加另外一個條件,二萬米金買布防圖,三萬米金讓仝恕刺殺自己。站在仝恕的角度,布防圖都能賣,王豐收就不能殺嗎,只要有合適的動手機會。
這么做看似畫蛇添足,但恰恰反映了王豐收的心態。在通常情況下,只要告訴李敬直一聲,是仝恕出賣了布防圖,不是配合他演戲,而是真的出賣了巡邏隊,讓李敬直自己去處理就行。
可是王豐收自詡策劃大師,同時還自認是一位完美主義者,做事哪能這么簡單,既然干了就要完美地搞定,這也是修士應有的推演之能。讓仝恕刺殺自己,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他把仝恕給看透了,知道仝恕一定會動手,哪怕沒機會他也會主動創造機會。
王豐收并不想親手殺仝恕,打算在仝恕動手時抓個現行,制伏他再交給李敬直去審問并處理,讓仝恕自己徹底暴露、死有余辜,叛徒就應該是這個下場……完美!
實際上王豐收也是這么做的,可惜他誰雖能制伏仝恕,卻沒能攔住李敬直當場將其射殺,等人死了之后才不得不解釋前因后果。李敬直當然生氣,王豐收是自詡多能耐才把別人都當工具了,謎底要等到最后才揭曉,是不信任他還是認為用不著他?
見王豐收很痛快地承認了,柯孟超面色稍緩,繼續道“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大缸子為什么會生氣。但是聰明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喜歡自作聰明,不要自以為比別人都聰明,才是真正的智慧。
李敬直當時之所以會揍你,與他開槍的原因是一樣的。你以為讓仝恕來刺殺你自己,就牽連不到別人了?他可不會這么認為,仝恕當時的槍口所向,一共有四個人,除了你,還有他、曼曼和小華。
仝恕又不是槍神,誰敢保證他打中的一定是你?就算是槍神,誰又敢保證他不會射殺在場的其他人?我知道你很自信,自信一定能搞定仝恕,但是李敬直憑什么毫無保留地相信你,你相信他了嗎?
就算你再能耐,大缸子憑什么把自己的命交到你手上?就算他自己可以,又憑什么把曼曼和小華的命交到你手上?所以他在第一時間開槍反殺了仝恕,然后知道這一切都是你搞出來的事,才會當場動手揍你。
李敬直揍你,不是因為仝恕該不該死,就是因為你的揍性!但你知道小華為什么也動手了嗎?”
王豐收“難道不是同樣的原因嗎?”
柯孟朝“有同樣的原因,但那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仝恕的事頂多算最后一根稻草。小華畢竟還是個孩子,已經忍你很多了,看見大缸子動手了,終于還是沒忍住。”
王豐收“您老這么說,我大概明白了。我暗中策劃并實施了這么多計劃,事先卻沒有和小華商量。我知道金典行這件事一直是他在做,結果我自作主張插了一手,太搶戲了。
我也知道幾位老師通過這件事在想鍛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