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曾在非索港生活了近十年,但沒有幾個人關注過他。他平日深居簡出,只是金典行柜臺后面一個從不引人注目的光頭檢驗員。
知道他就是黃金幫幕后大佬身份的人不超過兩掌之數,這些人要么已經死了要么不可能說出去。黃金幫早已不復存在,這是一段已被埋藏的歷史,從沒有被公開過。
如今人們談論的洛克,就是阿瓦吉·福根先生在本地使用的名字,非索港市人民委員會的常務委員之一。
他長著一頭漂亮的金色短發,與半年前相比,不僅身材瘦了些,就連皺紋都消失了,氣質上更是容光煥發。
就算曾經見過他的人,也不會將他跟原先那個金典行的檢驗員聯系在一起,感覺判若兩人,哪怕外貌上的變化其實很小。
假如有人現在站出來指出洛克曾經的身份,不僅沒有人會信,而且會挨罵,弄不好還會挨揍。
宣揚洛克事跡的人當然不會提那一段歷史,甚至好像也不知道那段歷史,他們贊頌的就是福根勛爵。
夏爾是當地土著的代表,他的身份很有說服力,出生在最貧窮混亂的街區,由母親和幾個姨媽共同撫養,和一批兄妹及表兄妹一起長大。
他加入過黑幫,當過一段時間黑幫老大,然后自我革命,成立了新聯盟成為總席,打造克林區徹底改變這個城市的面貌,成為了萬眾景仰領袖。
夏爾的經歷不僅足夠傳奇、足夠勵志,而且非常有代入感,他就像人們所熟悉的自己,因此人們對他的擁戴也是發自真心的共情。
可是洛克的身份又是另一種象征,那是夢幻式的甚至是圖騰式的。
非索港的歷史就是一部殖民地的歷史,蘭西國、別利國、茵國都曾經是幾里國的宗主國,至今還在這里留下了各種難以磨滅的痕跡。
當地人對待這種歷史的心態很復雜,可能是很多東國人所理解不了的。
一方面他們有著敏感的自尊,喜歡吹牛、戴金鏈子、打扮得衣著光鮮,哪怕兜里根本沒錢,肚子還餓著呢。
他們不喜歡被貶低,假如聽見這樣的言論會感覺很憤怒,直言受到了傷害。但是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很自卑的表現,他們強烈希望被認可。
這是矛盾的,也是合理的。因為他們確實生活在世界上最貧困、混亂、落后、危險的地方,能接觸到的海外人士基本就是那些非富即貴的游客,或者是跑來搞慈善公益的名流。
那些海外來的人學識豐富、談吐不俗,一舉一動都令人心生羨慕。夏爾少年時第一次遇見克蒂婭公主的感覺,應該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吧。
有這樣的對比反差,當地人也渴望成為那樣的人。幾里國不少人只要賺了錢并接受了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想著移民海外,總之不會愿意繼續留在這里。
當地人看見那些外來者,往往就會想他們是不是生活在天堂。而離開這里的人們又會感嘆,原來自己生活曾在地獄卻不自知。
這種骨子里的羨慕乃至獻媚意識,往往也是不自覺中的。他們自古至今從未曾強盛,民族與文化的自信是什么?不知道,根本沒概念!
自在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才能做到內心的強大。比如華真行,假如有人因為他只是一個雜貨鋪的小伙計而看不起他,他是絕不會在意的。
但是換一種情況,假如雜貨鋪的老板不是楊特紅,華真行真的僅僅只是這里一個雜貨鋪的小伙計。有人嘲笑他的這種身份,他恐怕很難不憤怒,也會感受受到傷害,同樣有敏感的自尊和隱藏的自卑。
因此洛克的事跡顯得就像神話中的傳奇,他是白羅洲歷史悠久的貴族出身,品行令人敬仰的超級大富豪。
更關鍵的是他選擇了非索港,不僅生活在這里,如今還是幾里國的正式公民,給了非索港的變革與發展以巨量的投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