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歌市的礦藏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當地政府根本沒有勘探統計資料,連大概的數據報告都沒有。真正完整的勘探數據在瓦歌礦業這里,從來沒有給瓦歌市政,但工作組組長司馬值如今卻搞到了一份。
對照新聯盟科考隊對這一帶粗略的勘探資料,無疑是瓦歌礦業掌握的數據更全面。
瓦歌邦區的總面積大約有五萬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一是沙漠戈壁。沙漠戈壁一直延伸入其西北部國家公園中,而國家公園的面積大約占這個邦區的四分之一。
在五萬平方公里的邦區內,目前開采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銅礦和鋁礦。很多高品位的礦石是直接出口的,后來這里修建了一座坑口發電站,當地也進行粗加工冶煉,出口一部分提煉好的銅錠與鋁錠。
華真行當然清楚銅和鋁是多么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建立現代工業體系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假如沒有它們就連一根電線都生產不了。
瓦歌邦區還有大型的滑石礦,主要是蛇紋石,這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黑荒大陸其他地方并不多見。瓦歌礦業曾開采過一段時間,后來因為經濟效益的原因停產了,將原有礦址暫時封存。
這里還有煤礦和鐵礦。煤礦的位置接近國家公園的邊緣,與山脈相鄰的丘陵地帶。瓦歌礦業專門建立了一座坑口電廠,總功率為十五萬千瓦。這個電廠竣工發電后,他們就開始了簡單的銅、鋁錠粗加工提煉。
說到電力供應,瓦歌市還有一座五萬千瓦的重油發電廠。那五萬千瓦的重油發電廠,供應整個瓦歌市一百萬市民的電力需求;而這里的十五萬千瓦的坑口發電廠,則是專門保證瓦歌礦業自身的生產需求,兩者之間沒有并網。
至于鐵礦,位置則更西,在西邊連綿的山脈腳下,儲量很豐富,但瓦歌礦業并沒有開采,主要原因是其價值不大。
這處鐵礦石的品質,比東國境內大部分鐵礦都要高,但比世界上幾個著名的鐵礦石產區還是有差距的。當地對它沒什么需求,假如用于出口,以這里落后的基礎設施,算上開采以及運輸成本,在國際市場中毫無競爭力。
并不是什么地方有礦就能采,尤其是現代大規模的礦業開采,是典型的資本與勞動密集型重工業,要講究最合適的經濟規模,受諸多條件的制約。
這里的煤炭,只適合用來做坑口發電,因為瓦歌礦業的生產有電力需求。瓦歌礦業目前主要的產業就是銅、鋁礦石和銅、鋁錠,每年的出口總額大概是兩億羅元。
這兩億羅元只是瓦歌礦業報給瓦歌市政的數字,每年按這個數字交納資源稅,可實際上遠遠不止。
根據司馬值拿到的內部材料,其產量折合國際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出口總額應該在五億羅元左右。瓦歌礦業隱瞞了六成開采量,這個情況瓦歌地方當局從來就沒有掌握,更別提有人來管了。
銅礦的開采過程中,也有伴生的金、銀礦,這些產品數量并不大,但累計下來其實也挺可觀的。
除此之外,瓦歌市疆域內還有很多種其他礦藏,其中有不少比如鎢、錳之類,在司馬值眼中都是有開采價值的。早年就有人組織過全面的勘探,如今最詳實的資料都掌握在瓦歌礦業手里。
可是瓦歌礦業目前只開采煤、銅、鋁這三種產品,而其中煤僅僅是滿足自身坑口電廠的需求,銅和鋁則全部用于出口,生產規模很有限。
這并不是他們不想開采別的礦藏,而是從效益角度,現有的生產規模與生產方式就是最經濟的。想開礦就要有合格的勞動力,他們雇傭了近兩萬名當地工人,這已經是極限了,而且還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這是人口規模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瓦歌礦業不可能在這方面投入資源,只有利用現有的資源。從基礎設施角度,假如沒有鐵路和港口的運輸保障,開采更多的礦石也運不出去,當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