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是對東國的一切都很感興趣,羨慕中帶著好奇,每天看的情況簡報中,都有不少關于東國的內容。
想當初在非索港,柯孟朝曾把夏爾帶在身邊教訓了好幾個月,主要是讓他養成某些習慣,且必須得養成,
所以既是教又是訓。
夏爾成為幾里國總席后,與柯孟朝見面的時間就很少了。但他老人家每次露面,夏爾都很緊張,反復琢磨自己最近是否犯了什么錯,這也是讓柯夫子訓出來的心理陰影。
曾經有一次咨政會議,柯孟朝難得出席。夏爾公務繁忙,趕在開會前看今天的簡報,
突然聽見有人問:“你在看什么呢?”
聽見這個聲音,夏爾條件反射式地從椅子上躥起來站直了,字正腔圓地答道:“秘書處提供的每日簡報……柯老,您要不要過目審查一下?”
柯孟朝笑著把文件夾接過去了,卻沒有打開看,隨口問道:“為什么每天都要看這個?”
夏爾:“國際、國內發生了哪些重要的大事,我必須要了解情況。”
柯孟朝:“事所謂大,大在何處?在眾、在理還是在度?”
夏爾:“綱常為大,大在明德。這是您老教的。
一切有組織的人類行為規范,包括個人行為與社會行為,都是‘大’。見其大,就是把握其本質。”
柯孟朝:“那別人教的呢?”
夏爾:“人、地、天、道,域中四大,大在見微、見素。這是楊總教的……無數復雜現象的背后,
是簡單質樸的規律。”
柯孟朝微微點了點頭:“我沒要你背語錄,具體說說吧。”
夏爾:“不說古之綱常,就說今之綱常……”
柯孟朝打斷他道:“既有古之綱常,
亦有今之綱常,更有無古今之綱常。所謂綱常為大,不論古今。”
夏爾愣了愣,又很謹慎地組織語言道:“要是從這個層面講呢,所謂綱,是萬事經緯,也就是楊總說的天網。”
柯夫子又打斷他道:“且不談法天之網,只說其人本。”
夏爾:“綱就是秩序的目的,法律制度、行政體系、生產關系按照什么原則確定,又按照什么目標在實施并運轉?不看其宣揚,要明其實質。
常就是現實中每天都離不開的需要,人們需要認同什么、相信什么、維護什么,每天都在經歷什么。綱由常生,常受綱制……哎,我才反應過來,這就有點像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說法啊。”
柯孟朝笑了:“是有點像,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所謂綱常既是基礎、也是棟梁。說綱常為大,究竟有多大呢?”
假如換個人這么說話,夏爾可能早不耐煩了,
但在柯夫子面前他不敢也不會,又想了想道:“比如柴草多少錢一斤、在哪里能買到,
這就是常,
因為大家每天都得做飯。
所以每個城市有多少人口,每天需要多少用量,需要鋪多少個網點,怎么調集運輸,這也是常。現有的柴草價格,比照家庭收入能否負擔的起,這仍然是常。
那么組織柴草生產,保證用量需求,這就是綱。根據現有收入水平,決定柴草如何定價補貼,以保障每個家庭都能用得起,這也是綱……
假如下一道命令,不準用柴草做飯,或者必須用柴草做飯,這還是綱。”
柯夫子:“今天的會議是討論居民生活燃料的,所以你才以它舉例。答得有幾分對,卻不盡然,再說說吧。”
夏爾很老實地接著說道:“組織柴草生產、運輸、分配,是為了發展柴草產業,還是為了解決居民生活燃料問題?兩者看似都是解決思路,好像是一回事,卻又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