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真行首先來到的是美里市郊外的一個“高尚社區”。假如在東國,這里看上去像一個還算整潔的小村莊,每戶人家都是獨棟建筑。
道路兩旁以及房前屋后種了不少景觀作物,最顯眼的是椰棗。椰棗是這一帶比較常見的水果,口感略干但甜度很高。
假如以一個東國人的眼光看,這個社區其實也很普通,在大城市里難得有這樣的居住條件,可是在廣大鄉村及郊區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在特瑪國,這里就是很高檔的街區了,雖然還算不上頂尖。難得的是每戶人家都有自來水,有干凈的水源和上下水系統,這就是文明生活的標志。
街區也有警察巡邏。像華真行這樣一個人步行穿過,行跡應該很可疑,可是警察看見他的樣子之后幾乎都沒有理會。
以當地的天氣,室外穿的衣服都很單薄,華真行身上顯然沒帶什么武器,典型的東洲人面孔,衣著整潔干凈,簡直就是把“沒有威脅”寫在了額頭上。
還有一位好心的警察路過時特意提醒華真行:“東國仔,你這樣很不安全,要小心那些骯臟的家伙,別靠近那些骯臟的地方!”
華真行表示了感謝,又問了幾個當地的問題,并給了對方一張五羅元的紙幣。那位警察很開心地收下了。離開這個街區不遠,華真行很快就見到了那所謂“骯臟的地方”。
前方出現了一條水溝,顏色渾濁氣味難聞,堆積與漂浮著大量不知名的垃圾,剛才那個街區的生活廢水也是排到了這里。
水溝兩旁有不少當地人用鐵絲鉤、木棍一類的東西,不知在里面翻揀著什么,居然還有小孩在玩水……假如一位有點潔癖的東國人站在旁邊,可能會當場就吐了。
網址kan8.ne
越過水溝就是一大片很有黑荒特色的棚戶區。棚戶區是一個東國語名詞,用在這里并不是很貼切,但華真行也找不到更準確的對應詞匯。
草簾、土壘、磚石、木板、鐵皮、油氈等物搭起的棚子,東一片西一片,每片建筑都很密集,遠望就像一塊塊斑癜,又似復雜的迷宮。
換一種情況,像華真行這樣一位東洲人,孤身走進這樣的街區簡直就是在找死。首先圍上來的是一群光屁股的孩子,紛紛伸手口中只喊著一個茵語單詞:“嗎呢!”
在這里,乞討者和搶劫者說的都是同一個單詞,怎么區分主要在于兩點:一是聽語氣,二是看手勢。
假如是小孩的語氣,張著手伸過來,那就是在乞討;假如是成人的語氣,手里拿著家伙指過來,那就是在打劫。
華真行沒有給錢,他并非沒有帶錢,剛才還給了警察一張紙幣呢,兜里雖然沒有錢包但隨身有煉妖葫呢。
可是在這里你只要給了一個孩子,那就等于是捅了馬蜂窩,其他孩子會抓住衣服不松手的,甚至整個社區的孩子都會將你團團圍住,除非有陪同的當地人將他們驅趕開。
那些孩子不僅僅只是會乞討,小手也防不勝防,一不注意就會摸走你身上值錢的東西。
華真行依仗靈活的身形步法、憑借自幼練就的功夫,快步閃身穿過了包圍圈,沒有被沾上一片衣角……可惜除了孩子之外,大人們也盯上他了。
前方路口出現了幾條大漢的身影,手中各抄家伙,側后方也有人包抄了過來,對方喊出的是同一個茵語詞匯“嗎呢”,反正就是錢的意思。
華真行徑直走了過去,甚至都沒有改變步頻,抄家伙的大漢都被他放翻了。這下就捅了一個更大的馬蜂窩,街區中不斷有有人趕來,從各個路口突然躥出襲擊華真行。
華真行沒有抄家伙,也沒有動用神通,他就是憑著一雙拳頭硬生生打出這個街區,身后放翻了一片……粗略統計有兩百來人吧,都在地上唉喲唉喲叫著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