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曼的脾氣很直白,不慣毛病,這是她的地盤、她主持的儀式,哪能讓這家伙胡咧?
這句話同樣是用郁金語說的,她怎么也會這么冷門的小語種?因為曼曼認識的連娜、洛克等人包括華真行都會好幾種語言,所以她在這方面也下了點功夫。
三境修為便可元神清明,學習效率遠超普通人,更何況大成修士?
養(yǎng)元谷有好幾個重要合作單位都在別利國的布魯塞,而郁金語與蘭西語、漢斯語都是別利國的官方用語,曼曼當然也學過。
在場很多人沒聽懂,可是沒關(guān)系,因為曼曼的聲音中伴隨著神念,倒不是在做同聲翻譯,而是對所謂的姓氏問題,根據(jù)她自己的理解介紹了幾句。
聽懂的自然就懂了,就算聽不懂郁金語的人,也大概能猜到剛才在說什么。
曼曼介紹的是東國語姓氏。東國古時有姓與氏的區(qū)別,姓代表祖先,代表大家出身于同一部族、擁有共同的祖先。
氏源于貴族封號,亦可傳與子孫用以冠名。同一大姓的族裔分支,在歷史中可能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氏,皆有傳承可考。
但是到了秦漢時期,改封建為郡縣,氏號體系漸漸瓦解。尤其是漢代,皇帝和開國勛貴皆平民出身,有姓而無氏。
所以天下漸漸就不再有姓與氏的區(qū)別,很多人便以氏為姓,統(tǒng)稱姓氏。絕大部分東國姓氏,論祖先源流都可以追朔到上古時的三皇五帝。
若按西方那套譜系學標準,姓氏之初,則幾乎都能追朔到八千年前的風姓華胥氏,這也是楊老頭讓華真行姓華的原因。
別利國一個成立不到兩百年的虛君王室,其姓氏在這種語境下談什么尊貴?另一方面,當代東國人從兩千多年前就不談這些了!
正因為不談這些,所以曼曼才告訴克蒂亞,假如沒有繼承的東國語姓氏,可以自已選一個,就當成東國語境中的原初姓氏。
馬臺山并不知道原初姓氏的含義。簡單的說,假如將來有人考證這一姓氏譜系源流,就是從別利國王室的一支起東國語名開始。
這并不意味著克蒂亞放棄了自已的母語姓氏,她的母語原名也沒改啊。
這只意味著兩種情況,首先是別利國王室這一支,在東國語中的姓就是“克”;其次是假如這個“克”姓能傳承下去,今天的事就會這成為這一姓氏的源流之一。
為什么是源流之一呢?因為其他情況類似的人也可能會選擇姓克,那就與克蒂亞無關(guān)了。華真行在一旁笑了,這些不是楊老頭也不是墨大爺教曼曼的,而是柯夫子教的。
但曼曼和馬臺山都忽略了一件事,按羅巴諸國的傳統(tǒng),假如將來克蒂亞嫁人了,很大可能會改成夫姓,哪怕她已是別利國國王……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發(fā)生過多次。
還有一件事,華真行知道,可在場其他人包括克蒂亞本人皆不知情。克蒂亞其實并非現(xiàn)任別利國國王之女,而是一位馬術(shù)教練的女兒……這些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
曼曼就是對所有人發(fā)了這么一道簡單的神念。克蒂亞公主回過神來后顯得極有涵養(yǎng),面不改色地扭頭沖馬臺山用郁金語道:“豪斯先生,這是我自已的事,請您不要打擾儀式”
然后她又微笑著朝曼曼點首,用東國語道,“非常感謝您,我的證書就如此署名。”
馬臺山被曼曼當場呵斥,克蒂亞本人圓場,至于其他人都是一副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的樣子。儀式繼續(xù)舉行,馬臺山也不好再打斷。
接下來克蒂亞領(lǐng)到證書,考核正式完成,眾人一起鼓掌祝賀,隨同見證的還有國際協(xié)會的一眾導(dǎo)師……普通的四級學員考核可沒有這種陣勢。
儀式結(jié)束后眾人尚未離開,克蒂亞突然又問道:“曼曼大師,請問我這次能否有幸拜見華真行總導(dǎo)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