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拿過《十日談》后,先看了一下開頭的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說明了故事的由來故事講述的是公元一三四八年,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瘟疫,十名身份不同的男女在鄉村的一所別墅里避難。
在十天的時間里,他們為了消磨時間,決定每天每個人講一個故事。十天時間,一共講述了一百個小故事,這也就是書的名字“十日談”的由來。
看完書的前言之后,女子果然看起了書簽那頁。
這是第九天的第十個故事。《十日談》里的很多故事都有一些情色的味道,這個故事的味道尤其濃重。
故事的內容是巴羅洛神父在傳教的時候經常會寄宿在窮漢彼得家。
一次,巴羅洛神父又住到了彼得家中。吃完飯之后,彼得老婆對二人說道“家里就只有一張床,你們兩個睡在床上吧,我去打地鋪就可以了。”
巴羅洛神父并不是個占便宜沒夠的人,趕緊推辭道“還是讓我睡在馬廄吧,我有個特殊的本領,晚上可以把我的母馬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陪我睡,明天再把她變回母馬馱著我上路。”
彼得夫婦一夜無眠,彼得太太反復地對彼得說道“你一定要學會這個法術,這樣你就可以在白天把我變成馬干活貼補家用了。”
第二天夫妻二人向神父表達了愿望,巴羅洛神父反復推辭,但是架不住彼得以多年的友誼苦苦相逼,只能答應了下來。
巴羅洛神父表示愿意傳授法術,但傳授過程中不可說任何話,否則前功盡棄。神父還告誡彼得夫婦,最不容易變的就是馬尾巴了。但彼得夫婦堅決要學。
于是巴羅洛神父開始表演他的大變活人。他令彼得老婆脫光衣服,像馬一樣趴在床上,然后他開始撫摸她的頭和胸部,邊摸邊說,“快變作母馬美麗的馬頭吧!快變做美麗的胸膛吧!”。
最后,他摸到尾巴的位置,撩起襯衫,對準位置,準備給彼得老婆裝上尾巴。可憐的彼得再也看不下去了,叫道,“我不要裝尾巴”。神父氣極敗壞,“就快變成功了,前功盡棄!再也沒法變成馬了”。
看到這里,女子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略帶生氣的表情看向了姜聽云。
姜聽云趕緊假裝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外國人寫的書就是這個樣子。尤其是佛羅倫薩這個地方的作家更是如此。別看這個地方離羅馬教廷的核心位置近在咫尺,但是這地方歷史上一直是思想解放和文藝復興的先驅之地。
《十日談》里的這些故事大多都是批判天主教會的丑惡和齷齪,揭露他們一面壓抑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一面卻自己做著男盜女娼的丑事。
歐洲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贊美和歌頌了愛情的好尚,揭露了禁欲主義的道貌岸然,無情地鞭撻封建貴族和天主教主教和神父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
女子現在無法開口,又沒有不可能把黑板拿到床上來,自然是無法和姜聽云爭辯,只能吃了一個真正的啞巴虧。
女子把《十日談》扔回給姜聽云,又拿回自己的那本《聊齋志異》
姜聽云又說道“其實原版的《聊齋志異》這類的故事也有不少。比如一個魔鬼搶了好多姑娘當老婆,最后還把姑娘們吃掉,這個簡直就是萬惡。還有一個是男書生和幾只母豬的故事,這個就比較凄慘了。”
對于姜聽云的變本加厲,女子表面上保持著微笑,左手從被子中摸到了姜聽云的大腿,然后狠狠地擰了一把。
姜聽云沒想到女子手上的力量會這么大,疼得身子一顫,馬上一只手撫摸疼痛的地方,一只手抓住了女子的左手,說道“不聊了,不聊了,睡覺吧,明天還要去公園了。”
姜聽云關上臺燈,倒頭就睡。
在女子也關上臺燈之后,姜聽云等了幾分鐘,慢慢地沿著床邊溜了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