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住在薩里郡鄉下的人們來說,老韋爾家的祖屋稱得上是豪宅了。
可惜自從很多年前老韋爾夫婦帶著不滿周歲的兒子鮑勃去了倫敦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最近大家又重新提起老韋爾一家是因為發現經常有人進進出出這座豪宅。
先是裝修工人;接下來是家政人員;最后居然留下來一名廚娘及一位看門人。
大家紛紛猜測韋爾一家可能要回來了。
跟這一事件相比,枯燥且乏味的日常鄰里的糾紛和八卦簡直不值一提。
于是婦人們下午茶時的話題陡然豐富了起來。
總是先從抱怨炎熱的該死天氣開始,然后不知怎么卻又總會自然而然地拐到韋爾一家身上。
見到過韋爾夫婦的人會說起老韋爾是如何可靠淳樸、韋爾夫人是如何善良美麗。
說得不明真相的人都相信了。
連說的人也忘掉了記憶里老韋爾陰郁的神情和他妻子經常哭泣總是浮腫的雙眼,仿佛這一切都不曾存在似的。
當然,大家最感興趣的是韋爾一家為什么會回來。
經過無數次大開腦洞的討論,漸漸地達成了共識。
韋爾一家一定是在倫敦混不下去了,大概率跟成人后的鮑勃沒出息有關,不然為什么以前不回來而現在會回來呢。
有猜說炒股票破產賣祖產的;也有說老韋爾快被孽子氣死了想要葉落歸根的;還有說鮑勃得罪了大人物,來鄉下避難的。
一時間大家都興奮起來,雖然落難歸落難,但如何慘法還是可以爭論一二的。
如果不是還存有最后的一絲良知,大家甚至可能要為此開個賭局。
曲終人散后,人們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家中。
然后琢磨著等韋爾一家回來后如何優雅地、不失禮貌地秀一把優越感。
例如可以好好替老韋爾教育一下鮑勃,盡管他們對鮑勃一無所知。
假想中的悲慘故事像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大家開始忽略了彼此之間的不滿、過節和厭惡,共同期待“壞小子”鮑勃從倫敦灰溜溜滾回來的一天。
只是他們的期待落空了。
他們驚訝地發現從停在裝修一新的豪宅前的車里下來的不是男子,而是一位落落大方的美女。
身材挺拔,面容姣好,關鍵是氣質、氣質、氣質。
像是走進了貧民區的富家千金,她倒是可以自如從容,可旁的人卻難免自慚形穢。
她懷中抱著個小孩,估計只有兩歲左右,身后還跟著個拎包的女人。
她在宅子前停下來,欣賞了一會兒,然后沖著大家微笑示意后,步履款款地走進了豪宅。
看門人忙亂地指揮著車子開進來,然后關上了門。
鄉人們有些吃驚卻更加興奮了。
居然又添加了新的角色,劇情會變得更加多彩。
啊,想想可能的愛恨情仇,虐愛癡戀,眼眶都晶瑩了。
心潮澎湃的大家伙兒覺得自己的人生都開始波瀾壯闊起來。想一探究竟的心像是被溫柔的小手撩撥著、逗弄著,時不時地癢癢著。
就在人們的好奇心都要煎熬成干的時候,有聰明人到韋爾家問廚娘借了把鹽,居然問出了不少消息。
可靠忠厚的老韋爾和善良美麗的妻子已經先后去了天國。
韋爾先生事業有成,在倫敦開了家建筑及裝飾公司,賺了不少錢。
回來的是韋爾夫人,是來鄉下度假的,據說是因為空氣比較“清新宜人”。
空氣是不是“清新宜人”讓聞慣了的村婦們不得而知,但在又一次下午茶時,大家都顧不得例行地討論天氣就直接說起了韋爾家的事。
當男人、有錢、嬰孩兒、美婦、獨自回來等關鍵詞一一總結出來的時候,女人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