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一家從薩里郡回到倫敦時,戴納也到了小學入學的時候。
其實戴納非常不愿意去小學讀書,畢竟今后也不會去中學讀書,小學成績一點兒都不重要,再說小學內容也過于淺顯。
只是這是國家的強制規定,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否則戴納寧肯在家自學。
得知戴納要去上學,伊凡傷心壞了,戴納承諾每天上學一回來就跟他玩,并且會跟他說每天上學的新鮮事,伊凡才勉強同意。
既然小學成績不重要,所以就選擇了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小學。阿曼達原本想讓戴納去上最好的私立小學,但在鮑勃的勸說下,考慮到戴納變態的自學能力,以及上、下學的便利,也就勉強同意了。
上個小學,三個人都覺得很勉強。
所幸小學生活倒不乏味。山姆、馬特和卡爾這些在公園結識的小伙伴也進了同一個班級,戴納不相信這是巧合,一定是媽媽們在背后做了什么。
班里的老師是艾莉亞?史塔克夫人,胖胖的,方臉,戴著眼鏡,看起來有些嚴厲。她負責教授英語、數學、科學、美術、歷史、地理等等課程,音樂則另有老師教授。
班級還有一名叫布魯斯的助教,年輕人,擅于活躍氣氛,很得同學歡迎。
班是小班,大約十五人左右。課程不復雜,但多是討論、上臺做主題展示、辯論等方式,所以戴納也沒辦法在課堂上摸魚學其他的,只好作罷。
干脆在課堂學習之余,仔細觀察起自己的同學,看同齡的孩子會做什么,會露出什么樣的表情,會說什么樣的話。
每堂課的時間不長,只有半個小時。課間休息也有二十分鐘左右。到課間休息時,戴納會跟山姆、馬特、卡爾一起到教室外做些運動,或是在學校里四處閑逛。
中午就在學校餐廳里簡單對付一頓,英國人素來對午飯就不夠重視。
下午三點半前下課,媽媽們每天會輪流接送他們。
下課回家,戴納總要陪伊凡玩好一會兒。然后才能開始自己的學習。
所有讀過的魔咒都建立了學習卡片,除了咒語及魔杖手勢之外,還著重記錄了魔咒最后所達致的效果。根據之前施放亮光咒的經歷,戴納認為這些也同樣重要。
根據戴納的體會,魔法能施展成功的根本原因有兩個魔力的正確運轉和魔杖。如果能找到最后突破人體阻隔的方法,那就只剩下魔力正確運轉了。
至于魔藥學,自然也按藥劑做好了卡片。因為沒法購買材料進行實際操作,也準備了不少工具的圖片、材料的圖片來熟悉藥劑的配制過程。
比如,如果是煉制治療疥瘡的藥水,戴納就會從工具類圖片中拿出酒精燈和坩堝,將坩堝的圖片放到酒精燈的圖片上,從材料中拿出鼻涕蟲的圖片,放在坩堝的圖片上,心中默念“蒸煮十分鐘,同時——”
從工具類圖片中拿出天平,從材料類圖片中找出干蕁麻和粉碎蛇的毒牙,然后心中想著“分別稱量七克和十一克——”
“蒸煮時間到,將干蕁麻和毒牙放入坩堝——”然后將兩張圖片放到鼻涕蟲的圖片上
接下來又從材料類圖片中找到豪豬刺,“等坩堝中的液體變綠時,將坩堝從火上移開——”然后將酒精燈的圖片從最底下抽走。
“將豪豬刺放入”,將豪豬刺放在一堆圖片的最上方,“等變透明時,完成?!?
就這樣,戴納模擬了配罝流程。雖然無法體驗實際操作的真實,但這樣也能湊合著熟悉整個流程,為將來實際操作打好基礎。
對于變形術,現在只在無生命的物品之間進行。
就這樣,戴納的魔法知識與日俱增,飛快地進步著,更關鍵的是隨知識和實踐增多,他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認知,不再人云亦云。
到了伊凡快五歲,快要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