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可招攬,這些散人之輩。
“不過,還需找人幫忙。”
遁光縱起,汪子安往二龍山而去。
昆侖山,樊桐峰,一身披蓑衣的老者腳下騰風(fēng),托著身體,來到山腰處的危崖,手中持著玉鋤,對著眼前如青竹一般節(jié)節(jié)生長卻通體純白的靈草輕輕敲下,發(fā)出“叮叮”脆響。
每揮動一下玉鋤,便有一節(jié)靈草落下,無風(fēng)自動,飄入背后藥簍。
等到頂端到石縫間再有三節(jié)的時候,老者才止住了動作,帶著幾分喜意。
“多虧此番王母講法,被我悟出一張藥方,如今主藥已全,再得一些輔藥,便能煉制丹藥,助我金精煉頂,成就仙之上乘。”quán),帝嚳時人物,因誤服松子,得以煉氣,曾向堯帝獻過松子,后又得了半部丹書,煉成仙丹,得以長生駐世,人間不死。
但時間一長偓佺也就明白過來了。
他服下丹藥,雖得長生,但不過是中乘之法,成為地仙,想要再做突破,除去散功重修這條路外,只能苦修不輟,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成為神仙,而經(jīng)過此步,再于人間傳道,才能得成天仙,追求更高境界。
先前雖無人指點,但因王母常于瑤池講法,加之他所得天書多是煉丹之法,聽了幾次講法,也就悟出一種丹方,能助他更早突破。
所以,才會有了在此采藥的一幕。
也幸好這昆侖山中,諸般靈草無數(shù),才能被他尋到藥材,準(zhǔn)備煉制。
心想著,偓佺便打算去尋輔藥。
但他剛準(zhǔn)備動身,就聽得半空一聲鸞鳴,雙目一望,放出尺許青光,看清了正向他飛來的一點青光。
原來是只鸞鳥,背上好像有人。
不過,青鸞乃王母座下神鳥,能騎乘此鳥之人,必定是瑤池仙子。
數(shù)個呼吸后,青鸞來到了偓佺身前,現(xiàn)出了背上人影。
一見此人,偓佺忙拱手一禮。
“見過龍吉公主。”
他可知曉,這龍吉公主乃是天帝之女,身份尊貴,且已修得真仙之境。不過,對方奔他而來,還不知有何事情。
“如果貧道沒記錯的話,你應(yīng)該叫偓佺吧!”龍吉雖是公主,卻一身道裝,自稱“貧道”。
偓佺不明對方來意,只能點頭稱是。
“昨日母后講法時,我見你似有所悟,想必神仙之境不遠(yuǎn)了吧!”龍吉接著說道。
“不曾想,這等小事,也沒瞞過公主法眼。”偓佺笑答一句。
龍吉笑了笑,贊道“我曾聽聞,你偶得半部丹書,精于煉丹之道,在一眾散人中頗為有名,哪怕是玄女姐姐也聽聞過你的大名。”
“玄女”二字一出,偓佺神情激動。
這位可是王母親傳弟子、主管瑤池之人,在天庭亦是大名鼎鼎的女戰(zhàn)神,能被其記住名字,若能再得指點,那他登臨天仙絕對不在話下。
“可惜。”龍吉話音一轉(zhuǎn),偓佺神情一動,凝神細(xì)聽。
“你雖悟得丹法,但因常年吞服松子靈果,導(dǎo)致一身木氣太盛,才變成如今這副模樣。此患不除,縱使煉得丹藥,神仙之境也離你太遠(yuǎn)。”
龍吉說的確實是實話。
這偓佺雖成地仙,但渾身長有七寸青毛,遠(yuǎn)遠(yuǎn)看去,倒和個青色猴子沒什么兩樣兒。
偓佺聞言,面色一變。
他這副模樣確實古怪,否則,那次向帝堯獻松子時,對方也不會不吃了。
“還請公主教我。”偓佺知道,對方既說此話,必有緣故,忙拱手說道。
龍吉見此,眼中閃過笑意,面上確是不顯,沉聲道
“你雖習(xí)得煉丹之法,但此丹法不成系統(tǒng),且傳承太過殘缺,若有直通神仙之境的完整丹法助你,才可登臨此境。
“而要除去木氣之患,則需以真水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