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假期很是短暫,云南之行,也就此結束,可以說已經收獲滿滿。
我們一行人踏上了回京的火車,只有南利心事重重。
我靠在車窗邊上瞇著,手里一直把玩著那塊太極石,一個聲音始終縈繞在我的耳邊---陰陽魚。
在《老子》中記載陰陽魚是指太極圖中間的部分,太極圖被稱為“中華第一圖”。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對太極圖最好最精髓的詮釋。
太極圖被稱為“中華第一圖”。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白云觀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從中醫、氣功、武術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刊封面、會徽會標,到南韓國旗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玻爾勛章族徽……等等,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
“太極圖”既然流行得如此久遠、如此廣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變問題就成了人們的興趣焦點。在考察它源流之前,應弄清楚“太極圖”的名稱和圖形的關系問題。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名稱,卻指不同圖形,被稱作“太極圖”的除了陰陽魚圖形外,還有五層圖形、空心圓圖形、黑白半圓圖形等;一是同一圖形,卻有不同的名稱,如陰陽魚“太極圖”,早期稱作“先天圖”、“河圖”、“先天自然河圖”、“先天自然之圖”、“古太極圖”等;五層“太極圖”又稱“無極圖”、“太極順逆圖”、“太極順生圖”、“丹道逆生圖”。本文僅對陰陽魚太極圖作一考察,有關五層太極圖的考證將另撰文。
現代有不少人認為太極圖起源于原始時代,甚至有人認為是太古洪荒之時外星人饋贈地球人的禮物,或本次人類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兩三次文明毀滅時遺留下來的唯一信物。太極圖又是根據什么演變而來的呢?陳立夫先生認為:“大陸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極圖,較《周易》及《乾鑿度》之成書,尚早三、四千年。諸如陜西永墨韻太極靖所出土的伏羲時代雙耳彩陶壺上之雙龍古太極圖,乃使用毛筆中鋒所畫,竟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銅器上,亦契有雌雄雙龍相互纏繞之太極圖。”陳先生將雙龍相互纏繞之圖直接稱為“雙龍太極圖”。雙龍纏繞圖實際上就是華夏始祖“伏羲女媧交尾圖”;此外有人認為太極圖來源于符號,雙魚紋樣圖形,雙鳳紋樣圖形,近前有人聲稱太極圖來源于河南洛油伏羲臺下黃河與洛書相匯后形成的“渦漩”。
想到此,我不僅微微點頭,喃喃自語道:“看來,原始時代的這些圖紋只不過是太極圖的思想淵源。”
在《翼玄》中提到的“易先天圖”大概有三個:一個是先天方圖,一個是先天圓圖,一個是方圓合一圖。
易方圓合一圖。卷一:“易方圓二圖,天地相為體用也。”“蓋易者,天用地之數,方圓二圖合于一者,以圓包方,地在天內,渾天象也。”卷七:“易圖方圓合一者,地在天中,渾天象也。”此圖,即邵雍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圖,圖亦載于朱熹《周易本義》卷首。
先天方圖。卷一:“先天方圖,乾位西北,坤位東南,天門地戶也……”卷九:“先天方圖從地而變,則一卦偏交八卦,是為六十四卦。”此圖即邵雍先天方位圖中的方圖,表示被天包著的地。
先天圓圖。卷一:“易之圓圖,自一陰一陽以二則,由外而之內。”張行成對這張圖似乎情有獨鐘,往往單稱它為“先天圖”。如卷十:“先天圖合為一天也。”“先天圖右行者,逆生氣以變時也;左行者,順布氣以生物也。天地之道,逆境所以自生,順境所以生人,亦忠恕之理也。…‘先天象圓,合乎一者天也。”
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