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車子也就好辦了,第二天一大早厲志國把自己媽收拾好的東西緊著兩邊放,中間留出來三個孩子的空隙,找出來兩個紙箱子墊在那,防止孩子們坐一身土。
三個孩子還好哄一點,文文有點太小了,這兩天身子也有點不舒服就把她留在了家里。
好在走的時候小家伙還沒醒,不然又得浪費好半天的時間哄這丫頭。
說實話秦湘涵是特別喜歡騎車的感覺,尤其是到了上下坡的時候,一上一下的特別好玩,下坡的時候都不用自己騎,還有陣陣的涼風吹來,很是舒服。
雖然后面的重量有點沉,對于身體強健的她來說都是小事,期間厲母強硬的跟秦湘涵換了兩趟班,不然她會更開心。
到了所謂的危橋的時候厲母就不敢騎了,下來讓給秦湘涵,然后站在后面幫忙扶著,這個橋是通往村里唯一的一條道路,平時走人都覺得危險,橋底下的水看著就挺深的,聽說連著的是水庫。
萬一不小心被河流沖走了,那就不太好撈了。
秦湘涵是不怕的,這對于她是沒多少難度的,只是厲母一直在后面說著小心小心的也有點小緊張,本來兩分鐘的路愣是小心翼翼的走了五分鐘。
三個小家伙也是第一次出這么遠的門,坐在車上興奮的哇哇叫,看到有條河都想伸手往外摸,嚇得厲母在后面真的就是抓著三個孩子的手不讓他們動彈。
過了橋厲母也是松了一口氣,這三個小家伙真是不知道害怕,剛剛車子歪了一下可真是嚇了一跳。
“從這個斜坡下去,沒多遠就到了。”
“媽,你家這么遠你是怎么嫁到咱家的?”騎車無聊的秦湘涵就找了一個讓自己今天才好奇的問題問了出來。
“這中間可不就是緣分呢嘛,當事從外面回來的你奶奶他們走錯了地方,到了我們村,當時又累又餓的難受的緊,偏偏那年是荒年,各家有口吃的都是難得,餓死的人也是不少,最經常吃的就是樹葉子煮白水。我當時看你奶他們可憐就把手里的飯遞了過去,自己多喝了幾碗水度過了一天。也是因為那一碗飯你奶他們才熬到了回家。在之后就是你奶帶著你爹回來給我家送了小半袋面,當時我娘就很感激的,早知道小半袋的面可是救了我們家的命了,當時我們家也已經沒有吃的了,我遞過去的就是家里的最后一頓飯,之后也只能跟別家一樣煮葉子吃了。”
說起這段厲母顯然有點懷念頓了頓接著說道:“我們一家當時差點就跪下磕頭了,還是你奶伸手快攔了下來。一聽說報恩我爹就不愿意收,說啥都不愿意收,寧愿餓死我也要,最后我媽就問了你爹的年齡,有沒有成親,一合計我兩年齡相仿,就想讓我兩成親,這半袋糧食就是嫁妝。你奶覺得我跟她有緣分也十分開心,就把我領了回來,然后我就成了你們娘。”
說起這段厲母也有點惋惜,她不覺得她媽狠心,反而是他媽是最疼她的,當年那種境地能拿出來半袋子面額人家條件肯定不會差,她媽就是看的明白才會想著讓自己嫁過去,這樣也就能讓自己有活下去的保障。
好在家里也靠著那半袋糧食撐到了救濟,活了下來,不然自己該有多內疚。
秦湘涵突然聽說有這么一段故事也是驚訝了,只是也沒聽家里提過呀。
“這事也別說出去,不然你大伯母肯定說你奶偏心,當年你大伯母想從家里拿點糧食送回去你奶不給,然后拿著那些糧食送去了我家,要是讓她知道了說不定還要來家里鬧。”
這么一說秦湘涵就懂了,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就專心騎車了。
秦湘涵剛進村子就知道這里的村民條件肯定都不太好,挨家挨戶都會土房子,磚頭都少見,院墻都是石頭壘成的。
路上也都不是太平整,騎不動的秦湘涵只能下車推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