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對空射擊空域。海面有保障船只釋放了無人靶子,會陸續釋放三架,采取的是無目標提示的方式,依靠飛行員自行搜索來進行射擊,難度相當高。
無人靶機的雷達反射面積遠比戰機的小,不管是目視搜索還是雷達搜索,對飛行員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李戰在北庫工作的時候打過無人靶機,但是那是很落后的無人靶機,而海軍部隊使用的是較為先進的無人靶機,海軍有錢。所以他比較擔心成達等三人是否能夠順利找到目標鎖定目標,他倒是不擔心l9空空導彈的作戰性能,這款導彈雖然是過渡型號,但戰術性能十分靠譜。
成達首先進入交戰狀態,殲15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精準度和可靠性雖然比不上殲10c用的那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因為機頭尺寸夠大,雷達尺寸可以做得很大,搜索距離更遠。
不過成達似乎并不是把重點放在機載雷達搜索上,李戰看他選擇的飛行動作就能判斷出,他還是把希望寄托在目視搜索上。這倒是老鳥喜歡用的方式了。
李戰駕駛著81198號老飛豹緊跟著成達行動,把距離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既不會影響成達的機動也不會闖入成達的前半球位置——倘若闖入成達的前半球位置,l9極有可能就追著他的屁股打了。
l9空空導彈是紅外制導的格斗導彈,最大射程15公里,是近距空戰中主要是用的武器。該導彈盡管被認為是新一代近距空空導彈,但是軍中普遍認為該彈是在研的l10全新一代近距格斗導彈服役之前的過渡性好,相當于殲10b在殲10家族中的地位,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這個導彈非常厲害,李戰有深切的體會。
成達不愧是大紅鷹師威名赫赫的主力團長,飛行經驗相當的老道。他用嫻熟的一套飛行動作對指定空域進行搜索,既保證不會被埋伏也得到了相當良好的搜索視野。
最終,一架時速達到四百多公里的通體黃色涂裝的無人靶機被他目視捕捉到。
“發現目標!準備攻擊!”成達迅速報告,同時加速切入無人靶機的側后,機載雷達也迅速轉入了鎖定模式。
李戰迅速向成達的后方靠近,居高臨下第拍攝他發射l9近距格斗導彈的場面。牛軍更是拿出了廣角鏡頭相機,一直沒有停止過拍攝。她今天見識到了真正的空中作戰場景,看似簡單的過程實則每一步都踩在懸崖邊上,尤其是她和李戰的老飛豹經常要到處換位置,一個不留神或者說戰機之間配合不默契,就有可能發生誤傷。這樣的刺激之下更讓她體會到了真實的作戰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
“鎖定目標!指揮所,請求攻擊!”成達請示預警機。
預警機上負責指揮空中分隊的指揮員馬上給予指令“按計劃攻擊!”
成達發射了l9近距格斗導彈。
導彈在極短的時間內加速到兩馬赫的速度,眨眼之間就擊中了七八公里外的通體黃色涂裝的無人靶機——相當于一輛b級轎車的無人靶機被打了凌空爆炸,殘骸甚至碎成了肉眼難以看見的小碎片。
“目標被摧毀!”成達干脆利落的一個規避機動,迅速回到了編隊當中。
緊接著水面的保障船只釋放了第二架無人靶機……
飛鯊小分隊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攻擊任務,尤其是前面的突防反艦攻擊表現得相當出色。演習指揮部要求在三分鐘之內完成攻擊,實際上戴文明和韓紅軍前后只用了兩分鐘出頭就發射了兩枚yj83反艦導彈,成績好于預期。
戴文明帶著飛鯊小分隊轉入了防空警戒和禁航區巡邏,李戰則奉命趕往靶船所在的海域替代已經在那邊負責毀傷評估的su30kk,后者已經在那里滯留了兩個多小時,需要返航補充燃油了。
演習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地實施,李戰依然做著相關的保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