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雙方相距二百公里,開始的命令一下達,雙方各顯神通,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空軍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對抗拉開了帷幕。
空中,齊宏親自指揮,他派兩架su27ubk前出擔任偵察小組,以相距三十公里的橫隊從高空齊齊向西高速推進,迅速拉近距離。其余戰機呈現“v”型戰斗隊形,拉開了一道由十四架重型戰斗機的側衛之墻,在偵察小組的引領下向西平推。
客觀地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國家的全部空軍力量都無法擋得住齊宏率領的這一道側衛之墻的平推。這道墻價值二百多億人民幣,比很多國家整個國防力量年度軍費都要多;這道墻進則橫掃一切,退則固若金湯;這道墻曾是中國空軍四分之一的精銳,現在則是進入了服役末期的老裝備。
可他們面對的是比他們更老更落后的狂魔們。
由兩架su27ubk雙座戰斗機擔任偵察任務,在持續拉近距離之后開啟火控雷達進行戰斗搜索,然后將目標信息通報給靜默狀態中的僚機,并且指揮僚機接近目標突然發起攻擊。
這是齊宏制定的戰術方案。
他甚至根據殲7e的性能特點精確地規定了主力部隊和偵察小組之間的距離——三十公里。
進行過一次改裝的殲7e換裝了國產的小型多普勒雷達,具備多種作戰模式,但性能一般,實際有效探測距離僅為三十公里,只是名義上具備了視距外作戰能力。
也就是說,當狂魔們發現紅軍的偵察小組,他們也許正在被隱藏在偵察小組后面的紅軍主力部隊排著隊射擊,就像少林足球里田雞被魔鬼隊輪番射門一樣,只是不知道狂魔們能不能頂得住紅軍的彈雨。
紅軍偵察小組是洛河城率領的,他是機長,武器操作員在后艙,另一架su27ubk的機長是劉梟,曾經是張雪陽的武器操作員。這兩個機組可以說二師雙座機里最出色的了。
果斷開加力高空逼近拉近距離之后,洛河城立馬請示“洞幺,我到既定位置了,請求開雷達!”
“開啟雷達展開搜索!”齊宏果斷命令。
洛河城立馬給雷達預熱,很快開啟,雷達波束一輪輪的出去,掃視著前半球八十公里范圍內的雷達反射面積在三米以上的飛行器都將無所遁形。與此同時,劉梟連續下高度,在兩千米的高度平飛,也開啟了雷達。兩架戰機形成了一高一低的橫推搜索模式,只選擇了一個方向繼續前進。
這也體現出了二師的戰斗風格是非常之大膽的,體現了指揮員為了奪取勝利敢于冒險的指揮風格。
齊宏編織出來的是一張絕戶網,再小的魚蝦也難逃一死。su27盡管老邁,但雷達搜索距離依然高達八十公里,對大型空中目標甚至能夠超過二百公里,有下視搜索能力,有目標引導能力。這些性能里任何一項都是狂魔大隊的殲7e比不上的。
這樣的交戰沒有什么懸念的,或者說根本沒有制造懸念的余地。
狂魔大隊主要依靠地面指揮員,李戰卻只能通過場站雷達獲得有限的信息,進而引導飛行員接近目標。盡管明知道很快會被擊落,但李戰依然是竭盡全力用盡一切他認為能夠起到作用的戰術。
一部分低空突進,一部分向左右兩翼迂回,一部分拉到一萬八千米高空超音速飛行吸引目標,能做的全都做了。
“各單元按照分配目標自由交火!”齊宏下達了第一道作戰命令之后,就打開了加力,朝著他的目標狂奔過去。
開啟雷達,捕捉到信號,鎖定,在三十公里的距離上完成了發射導彈的程序,模擬空戰對抗系統自動模擬射擊,發射信號,目標機掛載的模擬空戰對抗系統接受到信號,很快,地面終端做出判斷——目標被擊落。
混戰從一開始就出現了,白熱化是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