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且聽我慢慢道來……”
“卻說當日九絕山一戰,弘文公子與宗老先生兩位刀道大師交鋒,自第一刀交鋒之后,雙方竟是再無一刀對撞,皆是以刀路相拼。”
“宗老先生也不愧為九絕門長老,他反反復復出刀試探,每一刀都直指弘文公子命門。”
“而弘文公子更是了不得,只見他使一手九戒刀法,端是精妙絕倫,每一刀都能提前擋在對手的刀路上,讓宗老不得不反復挪移,改變自身的出刀,以期找到對手的破綻。”
“但弘文公子是何等人物?他乃是當世刀道絕頂天才,早已看透了宗老先生的刀路,每一刀試探都被他提前化解,宗萬圍著他環繞足足一炷香的時間,竟是找不到任何出刀的機會!”
啪!
百香樓內,說書先生一拍響木,又言道“欲知后事如何……”
“哎哎,先生別啊!”
“我們給錢,給錢還不行?”
“就是啊!九絕山一戰都是三天前的事了,先生你還要賣關子,誰不知道最后弘文公子手下留情,打得宗長老心服口服?”
周圍的眾人頓時議論紛紛,強烈要求說書先生繼續,甚至有眼尖的直接要了一桌酒菜,擺到了那說書先生面前。
這先生這才呵呵一笑,又繼續道“卻說雙方大戰三百回合,雙刀從未有過交鋒,但其中腥風血雨、刀光劍影已然遍布整座九絕山。”
“當日留在九絕山的武者足有上千人,一直等到兩人從清晨打到午間,全無一人下山,盡是看得如癡如醉!”
“為何?這又是為何?”周遭又有捧哏忍不住問道,“他們根本不對刀,怕是也精彩不到哪里去吧?”
“你懂什么?”說書先生一臉不屑地說道,“這等水準的交手,縱然只是彼此試探,對尋常武者也是巨大的啟發……況且弘文公子當日所演刀法,那精妙之處,嘖嘖!”
說書先生這話音落下,旁邊頓時有人應和“不錯,我們也聽說了!據說那天弘文公子刀演天地,連大道法則都打出來了!”
不過他話剛說完,就被周圍站起來的一人一頓噴“話本小說看多了吧你!還大道法則……我輩武修何曾修道了?”
“這人秀逗,別理他!”
“不過弘文公子的刀法確實精妙絕倫,而且就是他布武閣里的九戒刀!”又有一人起身,開口說道。
這人正是張巖,先前從布武閣中買到大王心經之后,他就成了布武閣和宋言本人的鐵桿粉絲,不久后又買下了九戒刀。
因為布武閣宣傳,他們所出產的十門武學是有所關聯的,修行大王心經的話,再去修習其他武學會事半功倍……
這其實也不完全是騙人,畢竟本質上都是佛門武學,確實是存在關聯性的,只不過達不到事半功倍這么夸張罷了。
張巖作為鐵桿粉絲,毫不猶豫就信了這話,咬咬牙又買下一本九戒刀,最近正在琢磨其中的刀法,卻感覺始終不得要領——就是看起來好像沒多強。
九絕山一戰張巖當然也去了,看完宋言“演刀”的一幕之后,頓時驚為天人。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九戒刀法!
……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三天前,九絕山。
在宋言的牽制之下,宗萬出刀處處受制,最后也面臨著與陳至一樣的情況,他發現自己根本無從出刀,因為對手壓根不是在跟自己打。
三天后人們所猜想的“試探”、“預判”、“千層餅”,實際上在現在的宗萬心中,壓根沒有想這么多。
他現在只頭疼于宋言近乎無敵的內力,自己根本無從下口,況且這人明明看起來刀法也很精妙,可為什么就是不打我呢?
宗萬怎么也不可能猜到真實原因,于是他不得不去猜到另一個方向——莫非這宋弘文是在手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