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也沒有繼續問下去,說起了自己要參軍的事情。
“小將軍差人說,最近皇上就要下旨讓郭公前去相助白文珂,郭公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顧清也想了想,確實差不多了,又想到一年之后,還是問了一句“元朗,你可知小將軍成婚與否?郭公可有親子?”
“并未聽聞小將軍有定親的消息傳出來,應是未曾成親的吧,郭公嘛,有兩子,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顧清也更納悶了,柴榮怎么會沒有結婚的呢。哪里出錯了嗎?
“仲柏可要一起入營?
顧清也被問住了,這個真沒想過,自己又不會武功,還怕死,刀劍無眼啊,但是不進吧,這一場仗要打一年多呢。
“我也不知道,所幸還有幾日,再想想吧”
“也好,你要是留在汴京,就去我家,我已經打好招呼了。家里的房間還是有的,有你在,我和父親也放心些。你要是與我一起去,我也會護你周全,你放心吧。”
顧清也有些感動,趙匡胤是她來這個地方,第一個認識的人,也是唯一個朋友。
“多謝元朗,我雖不會武功,但是還是可以自保的。”
顧清也笑著錘了他一拳。
兩人又說了一些閑話,柴榮差人來說,請趙匡胤過去。
趙匡胤過去的時候,王處訥已經走了,柴榮請他坐下。
“先生如何了,可歇下了?”
趙匡胤剛坐定,“說了許久的話,有些疲憊,已經歇下了。”
柴榮從懷里拿出一封信,是一封推薦信,遞給趙匡胤。“此次點兵,你與我同去,我會安排你入張永德將軍賬下,屆時父親回京,他自會帶你去見。”
趙匡胤點頭收好。“那仲柏,將軍打算安排在何處?”
“她的傷還未好全,留在京中養傷吧,我會留下李韓在她身邊的。趙兄不用擔心。”趙匡胤看向旁邊的李韓,對方卻一眼都沒賞他,自顧自的站著。如此安排也甚好。
“昨夜與先生聊至深夜,詳談甚歡,不知趙兄是怎么與先生相識的?”柴榮手里正在調制香料,趙匡胤看著那些條條罐罐,好聞是好聞,就是太繁瑣了些“說來慚愧,自前年離家,兩年都無甚成績,返鄉途中遇見仲柏,交談甚是投契,就相約結伴而行,一起返京。”
“哦?還有此等奇遇,聽先生的口音不似京城人,她的家人呢?沒有和她一起來嗎?”柴榮手里的動作不停,頭也未抬,似是真的只是閑聊。“我也不甚清楚,只是聽他自己說,是逃難至此,原本想去宋州暫住,是我游說她來京的。”
柴榮放下手中的香箸,把香爐遞給李韓。“如此說來,趙兄其實并不知道顧先生的前塵,難道趙兄不怕她是有所圖嗎”趙匡胤笑了“將軍說笑了,我一介貧民,遇見他時狼狽不堪,還摔了一跤,路上對我也是諸多照拂,這樣的人,有何可以圖的。”
李韓將點燃的香爐遞回,柴榮看著那緩緩飄出來的一縷煙,伸手截斷,煙又從手的兩邊繞開升起。“將軍,時候差不多了,該起身去點兵了。”
柴榮看了看門外“確實不早了,去晚了,怕是姐夫怪罪。”趙匡胤跟著起身。
“趙兄明日卯時到西郊大營即可,今日若是愿意住這兒,也可,這宅子已經送去顧先生了。”
趙匡胤行禮送柴榮出門,又去東廂房找顧清也。
“將軍走了?”顧清也見趙匡胤走來,嘴角還帶著笑,應該是柴榮走了,參軍的事情也定下了。
“嗯嗯,剛送走,仲柏,聽說將軍吧這宅子送你了,將軍對你可真好。”眼里的揶揄是藏也藏不住。顧清也聽懂了他的話里話,“瞎說什么呢,這是將軍昨夜叨擾的禮品,又因我提示有功,念我在京居無定所,才送我的。”趙匡胤笑了笑不置可否,又想起剛剛柴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