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敗的,有哪個不是因為到了還錢的日子還不上,而被士族人家強行收走了田地,甚至妻兒?這都是因為借錢的人不是好東西,不想還,說話不算話嗎?不是!
是因為這家人屋漏又遇連夜雨,本來到約定的日期時能夠收上來的糧食,遇到了某些意外的或者人為(大多數時候都是人為的)的因素,導致糧食收不回來,或者收上來的數量不夠,不夠償還用。再有就是,這借錢糧的時候設定的利息太高,數學不好的平民在借錢糧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這錢糧借回去之后,償還時竟然需要還那么多,自然也就還不上了!
所以,這些被鄧家提前安排在人群中的鄧家下人,在演這出戲的時候,其實是偷偷置換了概念的。他們故意夸大了借錢人的個人原因,對于這個借貸過程的影響,而又人為的忽略了士族們在借錢給平民時設定各種苛刻條件,對于還錢過程的影響。
坦白來說,這種引導輿論的手法非常的粗糙,也非常的不道德。但是,不得不說,它的效果確實很好。至少,在管梨花看來,此時周圍那些災民們的眼中已經滿是恍然之色了,顯然他們已經接受了鄧家那幾個下人的論調了,即使災民中偶然有幾個災民的眼中還有疑惑之色,但也都迫于某種壓力而不敢吱聲,生怕自己話一說出來,就當場被人給反駁了。到時候丟人不說,一不小心被人給打上個鄭家走狗的標簽兒,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說,要說咱們新野縣的士族人家,還得看鄧家和陰家啊!瞧瞧人家,同樣是士族人家,他們不僅不從咱們平民身上吸血,而且還想方設法的幫咱們平民過上好日子!那個腳踏織布機是鄧家和陰家先拿出來賣的,這件事情,大家伙兒都知道吧?”
“那哪能不知道??!就因為腳踏織布機,咱們這些人家過去兩個月多掙了多少錢糧?算都算不過來??!”
管家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