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詳細記載的水力紡織機叫“水轉大紡車”,記載于王禎的《農書》一書中。其實,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水轉大紡車的紡織、磨面工具。只不過,那時候的水力紡織機只是初具雛形而已,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水力紡織機。
而管梨花所處的時代是西漢末年,在這個時代,別說是水力紡織機了,就是水力紡織機的雛形,都還沒出世呢。哪怕是有人注意到了鄧家依靠水力織布的秘密,在沒能親眼看到水力紡織機的完整結構的情況下,想要憑空制造出一架水力紡織機來,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去嘗試。所以,管梨花所說的,十年之內無人能夠仿制,還真不是吹的!
而十年這個時間,雖然說長不長,但是說短,其實也真不短!
如果鄧家真能獨霸水力紡織機十年,那么鄧家都能夠依靠水力紡織機獲得的利潤,絕對是驚人的。
但是,無論這個數字再怎么驚人,在管梨花看來,也都不值得鄧家去那么做。因為,如果把水力紡織機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的話,鄧家所能夠獲得的利潤,將會是一個更加驚人的數字!
“唉,陳叔叔,關于把水力紡織機送出去,給那些平民,所能給咱們鄧家帶來的直接好處,我剛剛已經說過很多了,相信你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把水力紡織機留著自用和把水力紡織機拿出來跟那些平民分享,哪種情況更能給咱們鄧家帶來好處!”管梨花說道。
“嘿,我知道,剛剛小姐你已經說了很多了。我腦子雖然不太靈光,但是我多少還是能聽明白一些的。”陳護院靦腆的笑了一下,然后問道,“可是,我是這么想的。小姐,你看哈。從腳踏織布機開始,包括花露水、花茶,甚至以后咱們鄧家要制作的橡子糖、香皂,這些東西都是咱們鄧家的,原本都是咱們鄧家獨有的!”
“可是呢,咱們不僅把腳踏織布機拿出來給了那些平民,之后的花茶也同樣被他們學了去?;端纳怆m然一直都是咱們鄧家獨有的,可是,咱們鄧家在做花露水生意的時候,同樣也將咱們自己手里的利益讓出去不少?,F在,因為咱們縣遭了水災,想要湊夠所有人過冬的糧食,就必須從其他縣去購買糧食,而直接買的話,人家肯定會抬價,所以需要用橡子糖和香皂去換。以后,為了讓災民們有足夠的能力抵抗天災,讓他們能夠過得更好,咱們還要無償的拿出水車、渴烏,以及水力紡織機?!?
“這么算下來的話,咱們鄧家最近幾個月里,一直都在從家里拿出好東西來,去分給那些平民,甚至跟咱們鄧家不對付的人!這……憑什么?。?!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全部留在咱們鄧家的話,哪怕咱們鄧家少掙點兒,又有什么?總比一直便宜那些人的好吧?!”
怨氣!
管梨花從陳護院的話中,聽出了滿滿的怨氣!
管梨花可以肯定,這些怨氣其實早就已經在陳護院心中堆積了,如果不是現在這個機會,如果不是跟管梨花交談了這么久,說了這么多的話,做了這么多鋪墊的話,陳護院還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機會,將這些怨氣發散出來。
“當然,小姐,我不是覺得幫那些平民不好,我也不是說咱們鄧家在這些事情上做得不對,我只是覺得……”陳護院似乎也意識到他這番話說的有些怨念滿滿,與鄧家士族人家的身份著實不符。所以,在說完之后,立刻向管梨花解釋道,“總不能什么事情,都是讓咱們鄧家去無常的往外拿東西,而其他那些士族、那些平民,就這么干等著,平白落好處吧?!”
要知道,在西漢末年,可是沒有專利費這一說的。人們看書都是白……啪!咳咳,人們對于所有的新工具、新事物、以及各種新型工藝,都是可以直接“學以致用”的,根本不用考慮什么抄襲,什么違反專利權之類之類的東西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