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畢竟都是士族,平日里一直標榜自己是身上人,事到臨頭的時候,敢于像鄭家和周家那樣撕下臉皮直接認輸的人并不多!所以,支持鄧陰兩家的強硬派的數量很多,占了新野縣士族數量的八成以上。
只不過,這些人強硬是夠強硬的,但是卻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所能想到的唯數不多的辦法,也就只有用重金砸出一條商路,帶上所有人跟他們拼了,找郡首大人評理等等諸如此類顯然沒什么大用處的辦法!
這一情況也就使得新野縣的士族圈子除了強硬派和投降派之外,又出現了一個“事不關己”派!所謂事不關己,其實就是身為士族的他們,自認為即使外面的糧食運不進新野縣來,他們這些人家中囤積的糧食也足夠他們一家人吃了,如果哪天心情好,說不定還會讓人去城外設個粥棚,救濟一下窮人什么的。至于新野縣那些平民之后會因為沒有糧食吃餓死多少,這件事他們管不了,也不想管!
一股原本因為利益勉強集結在一起的力量,此時又因為利益問題而徹底分裂成了三派,士族圈兒的事情就是這么的真實!
因為南陽鄭家和南陽周家出手的時機非常的精準,一出手就掐住了新野縣的七寸,而又因為新野縣附近幾個縣的人們的行動太過迅速,使得新野縣的人們對于這種情況完全沒有防備,等他們反應過來,想要組織人手強行從外面往新野縣運糧的時候,才發現對方的人實在太多,即使是他們新野縣所有士族人家的私兵全都聚集在一起,也無法跟周圍設卡的那些縣的人在數量上相提并論!
萬幸西漢末年雖然是個群雄并起的年代,但是在最終的大亂沒有徹底到來之前,僅就大環境而言,朝廷對于地方勢力還是有那么一點兒管控力的!新野縣周圍那些縣的士族們雖然敢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公然設卡,組織商隊往新野縣境內運送糧食。但是卻不敢真的組織人手去新野縣境內強搶他們想要的東西!
所以,就目前來說,新野縣現如今雖然是一個困獸的局面,但是短時間內并沒有立即致命的危險。只要他們能解決糧食問題,那么有香皂這種大殺器在手的新野縣,依舊是一片深受外來商隊喜愛的福地!只要新野縣能夠解決糧食問題,那么他們這只困獸不僅能夠立刻脫困成功,而且還能立刻對周圍臨縣的士族們展開反擊,讓他們體會一下什么叫做“經濟制裁”!
不過,解決糧食困境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絕不輕松!否則的話,新野縣的士族們也就沒必要因此鬧到分裂成三個派系的程度了!
在嘗試了各種不靠譜的辦法之后,作為強硬派首領的鄧晨和陰陸覺得靠他們自己怕是很難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于是直接休書一封,讓王百長帶到了荀老的面前,祈求荀老看在新野縣萬千百姓的面子上,能夠親自出山,給新野縣的數萬百姓謀一條生路!
而剛剛正式舉行了拜師儀式,成為荀老正式門徒的管梨花自然毫無意外的看到了這封求救信。不過,看到歸看到了,管梨花和小白跟荀老一樣,對于這種脖子被人硬生生卡住的事情,同樣一籌莫展!
要知道,管梨花和小白就算是再怎么頭腦靈活,再怎么見過大世面。但是,他們的頭腦也都僅僅只是靈活在經商掙錢上。在經歷過“一切向錢”看的社會之后,管梨花和小白雖然對于如何掙錢有數不完的點在,腦子里有數以百計的好東西,隨便拿出來一個就能給他們帶來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可是,糧食這種東西都是農民本本分分慢慢從地里種出來的,沒有時間,時節不對,沒有種糧,管梨花和小白縱然是有完全辦法,面對這種困境也只有無奈搖頭的份兒。
“怎么辦?讓那些士族人家把他們的私兵全都叫上,去其他縣搶一波?”管梨花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