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掛懷,但你卻有失禮之嫌,該當罰酒一杯。”
楊御史大呼冤枉,又拗不過情面,道“此番罰酒一杯,我受了,還望諸公不要說我厚此薄彼,薄情寡義之嫌了。”語畢,他端起杯子,足足喝了一整杯。
喝酒過后,眾人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楊御史看桌上筆墨紙硯比比皆是,于是道“諸位飽學之士,在此作樂,我正好也是同科,雖詩賦欠佳,但愿向諸君討教,萬望三位莫取笑我。”
吳公三人點頭稱是。
且說楊御史本愿來此,原為一件棘手之事而來,不料又三人在此,又俱是詩書之人,一時也不好說出口,待閑了片刻,實在憋不住,道“三位在此,實不相瞞,我此番來吳公府上,實有一件棘手的事件,需與吳公商議,倘若吳公能助一臂之勞,此中好處,是絕不會少了的。”
吳公詫異道“楊御史,何事如此掛懷,說來聽聽?”
另二人也側耳傾聽。
楊御史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此事蹊蹺之極,蓋為朝中太子太傅之姊妹劉氏,原是加封皇后,太傅才得以榮升太傅一職。而這太傅之家還有一旁親劉氏,官拜都尉,此人驕橫跋扈,貪得無厭,無人敢管。他聞得城外一戶田地盛產,膏腴豐厚,于是垂涎已久,在皇后加封之際,叫府上搶奪勒來,那家農戶告天天不靈,告地地不應。此事傳的沸沸揚揚,鬧的滿城風雨,那駙馬都尉也有些畏懼,欲以錢財賠償,孰料那農戶鐵了心,非要回田地,告慰祖宗不可,奈何都尉就是不還。此事鬧到衙門中,駙馬從中作梗正要依法來處置農戶,這時候站出來一人翰林郭老,揚言要還天下清明,義正乾坤。那都尉怕此事傳入圣上龍耳,擔心龍顏大怒,于是請人從中斡旋,對那農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吾此次來,既是為此事,列位大人,還望仗義調庭。”
吳公聞言,原來是貪官擾民,不由怒道“楊御史此言差矣,那都尉駙馬貪贓枉法,知法犯法,理應嚴懲,你卻為此人說好話,于理不和。”
蘇御史也憤怒道“他做官,本應為國為民,效命皇上,但是卻仗勢欺人,蠶食他人膏腴,欺君罔上,應當依法處置。”
李翰林點頭贊同。
那楊御史被眾人怒斥冷對,也是老臉羞紅,汗顏道“老夫也是這么認為的,吾雖愛財,但是取之有道,此事有法可依,本來應當不加過問。老夫此番作為實為欲求高升罷了,只為調庭,不會虧待了那農戶,俗話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夫的行徑也是常理之內。”
三人聽罷,也無話可說,吳公道“但此次事情,楊御史卻助紂為虐,實在叫我等氣憤,愛莫能助了。”
楊御史聞言,嘆了口氣,道“你所不知,我也是身不由己,我年少之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寒窗苦讀。當時的都尉乃是一善人,見我勤學,于是常常資助我與饑寒之際,此種大恩,我發誓定當結草以報。如今,那老都尉以死,留下他那忤逆獨子和一女。后來,我科舉登榜,總不忘那雪中送炭之情。現在老都尉后人作奸犯科,已經承認自己不對,我愿挺身而出,為其善后,還望諸公如我所愿,日后定當回報此恩情。”
三人,聽罷,唏噓不已,但是他們一向嫉惡如仇,不愿助紂為虐,一時也沒好的法子,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