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藍小魚和時云他們不知道的背后,聯合艦隊和內星系、小行星帶也是經過了艱苦卓絕的談判。如果不是高拉特人的突然行動,恐怕內星系最高委員會下達全力增援的決定還要來的更晚。
對人類來說,擊敗他們的往往并不是外敵,自我意識、自我利益在戰爭年代會顯得特別明顯。
很多人都對五百年前的那場星際戰爭耿耿于懷,不少歷史學家至今都認為人類戰敗,當時的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只著眼于眼前的利益,完全忘了所謂全人類的共同福祉。而歷史總是不斷的輪回,到了今天,這樣的事情似乎又發生了。
面對外敵的入侵,內星系最高委員會和小行星帶自治政府當然是聯合起來,在聯合城組成了戰爭委員會,雖然僅僅是名義上。雙方討論的結果就是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小行星帶自治政府出金錢,而內星系負責整編軍隊、建造戰艦來支援前線。
當然,最開始的效率還是很可以的。內行星最高委員會迅速將聯合艦隊的高級將領抓捕,并讓他們承擔戰敗的責任。新派遣的聯合艦隊司令公羊邑,是內星系委員會自己做的選擇,公羊邑也不負眾望,很快的將當時的戰線穩定住了。
泰坦星的淪陷是沒有辦法的事,在艦隊數量、武器裝備和人員補充方面,剛剛經歷過慘敗的人類聯合艦隊,在當時根本不足以守衛泰坦星。在損失了相當數量的地面部隊后,聯合艦隊撤出了泰坦星,將這顆人類最外圍的移民星拱手讓給了高拉特人。
不過這場戰役也不算沒有意義,至少,它耗盡了高拉特人進攻的銳氣,不管有意無意,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泰坦星陷落后就停止了,聯合艦隊和高拉特艦隊將戰線維持在了木星土星一線,并且隨著聯合艦隊的主動出擊,更多的戰斗發生在土星外側。
并且,在泰坦星保衛戰旗艦,聯合艦隊的戰艦沒有遭受大規模的損失,在以極低總數的情況下抵擋住了高拉特人的艦隊,并且支撐到了第一批艦隊增援,總算在數量上回到了聯合艦隊巔峰時期,這讓所有人對戰局又松了口氣。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聯合艦隊針對高拉特人特遣艦隊補給線過長、兵力過為分散的情況,又組織了“水源行動”。大大小小幾百次戰斗,和高拉特人互有勝負,戰局還算是穩定。
其實在很多聯合艦隊的軍官眼中,這種脆弱的平衡更多的是高拉特人的選擇,在占領泰坦星之后他們總要消化一段時間,同時為下一步的行動積攢力量。但在內星系那些政客眼里,事情似乎又是另外一面了。
戰爭開始到現在,內星系和小行星帶雙方政府損失了海量的財富。首先是泰坦星的陷落,這么大一顆移民星陷落,還是太陽系的主要農作物產物星球;其次,泰坦星的難民來到內星系之后需要撫恤和照應,這又是一大筆支出。但和新建軍隊相比,這筆財富數量又不值得一提了。
根據公羊邑提出的艦隊補充計劃,聯合艦隊要想在木星之外完全壓制住高拉特特遣艦隊,至少還需要一千五百艘戰艦。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在長達一百年之間,聯合艦隊也不過僅僅保持著八百艘戰艦的數量。
建造戰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金星的工業基地效力全開,加班加點的制造軍艦。海軍學院已經擴招三次,招收各種學院,以補充新戰艦、新艦隊的軍官序列。同時,軍務部還在小行星帶、內星系的各大移民星招收新兵,一前五百艘戰艦那可是足足七八十萬普通士兵。
不,還不能說是普通士兵,那些都是太空海軍士兵,至少要掌握航運、飛行、通訊、機械等等專業中的一項,才有資格成為太空海軍。
這樣算下來,物資、戰艦、人員,這些砸下去的金錢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這對內星系和小行星帶雙方政府的財政確實是個不小的負擔。
于是,在聯合艦隊將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