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打斷人家,不僅是對方響的不尊敬,也是對點茶道的不尊重。
就像他修煉之時,也極為不愿意旁人隨意打斷自己一樣。
做完這道看似無用,卻又極為單調的工序后,方響笑瞇瞇地說:
“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卻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下面就由我來沏茶,讓你好好品味一下點茶之道。”
“好!”徐君羽迫切的答應。
在沏茶的時候,方響示意徐君羽吃一點放在茶桌上的茶點。
反正也是閑著,徐君羽二話沒說,便打開精致的差點盒。
里面裝著三枚小甜餅,甜餅的樣子很可愛,在它們雪白的薄皮上面,雕刻著三個古靈精怪的小萌娃。
一開始,還有些不忍心吃掉它們,經過方響的再三勸說,徐君羽才開始抓起一個,慢慢品嘗了起來。
在他吃著小甜餅的時候,方響則在那里有條不紊地泡茶。
他的動作看上去有些慢悠悠,但是,帶給徐君羽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有如得道的高人一般,在給他講解高深的道義一般,尤其的爽心悅目。
將研磨成翠綠色茶末,倒入一個圓形茶碗之中,然后,方響將沸水緩緩地倒入,并用極為特別的動作,用手里的茶筅熟練地攪動繞著圈兒。
“唰唰唰”的攪拌聲,也隨即響起,就像一首悠揚的民歌一般,特別地生動。
不一會兒,方響將沏好的香茶,倒入為徐君羽準備的茶碗之中。
繼續閱讀!
一股沁人心扉的芳香,迎面而來,徐君羽也不和人客氣,端起茶碗,開始慢慢細品。
要說,抹茶道,當年他是遠遠見到一位大師表演過,只可惜,徐君羽當時一沒有機會親自去品。
沒想過,這么多年過去了,竟然讓他見到抹茶道的祖宗——點茶道,而且,還讓他可以如此近距離欣賞品茶。
霎時間,無名才滿足感,涌上了心頭。
呲溜一聲響,徐君羽將碗里的茶一飲而盡,也就在這個時刻,徐君羽的心中,也有了一種平時少有的暢快之感。
對于茶道這樣的傳統文化,徐君羽本來是想學的,奈何這里面實在過于繁瑣,要掌握的東西也很多。
比如,茶道中的沏茶,有一個很是文雅的名稱——御點前,其最為基本的就是沏薄茶。
又比如,舀水的時候,一定要舀到茶釜最底端的水,茶道也有一個學名,叫做“中水底湯”,不能發出水聲,也不能攪出水泡。
茶道高手,中水底湯的時,據說能舀出一個活靈活現的鯉魚,寓意“鯉魚跳龍門”。
像這樣“吹毛求疵”的步驟,在茶道中,數不勝數,所以,也讓徐君羽望而卻步。
一壺茶畢,徐君羽行禮答謝:
“多謝方少卿,讓在下大開眼界,在品茶的時候,還讓在下得到了道的升華。”
方響答禮道:“愧不敢當!”
接下來,兩人相談甚歡,好似多年未見的老友一樣,暢聊了很久。
在這當中,徐君羽還向方響吐露,自己對馨緣小姐的愛慕之情。
結果,沒想到,這位未來的大舅子,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直接表示贊同。
有了馨緣小姐當紐帶,二人之間的那層薄薄隔膜,也隨即破開。
方響毫無顧忌地說:
“徐公子,實不相瞞,我覺得你應該離開京城一段日子,畢竟,你最近的風頭過甚,詹仰帝國想要抓你的人,實在太多了,一個不慎,可能……”
“方二哥,多謝你的提醒,要不是從你這了解那么多有關六陽門的信息,說不定,我還真的有可能陷入危險之地,你說得對,好漢難敵四手,我確實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