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貶出神都。這往后……往后的朝堂,該會是怎樣的啊……”
即使到這個時候,他狄仁杰依舊心系李唐,對那曾經(jīng)的李唐皇室忠心不虞。
這是個信念堅定的人!
狄光昭不得不承認,狄仁杰為人為臣之道,可以作為所有人的楷模。
便是開口勸說著“阿耶,兒以為,您就算是遠在江南,亦可有一番作為……”
一直沉默的狄光嗣,頓時將目光移向自己這個弟弟。
狄仁杰目光平靜,等著狄光昭后面的話。
清了清嗓子,狄光昭迎著狄仁杰的目光,靜靜開口“阿耶,江南雖然路途遙遠,遠離神都。但是,也正是因為太遠……朝廷對江南,終究是不如北方這般的……如今的江南,就算是那些舊有門閥,亦是大行商賈之事,在他們眼中誰能給他們更多的利益,他們便會親近誰!阿耶去江南,若為吳縣知縣,自然是要接觸到這些人家……”
這是要讓狄仁杰在江南,拉攏那些家族和商人們!
大抵是要,另辟路徑的意思。
只不過,狄光昭的話還沒有說完,緩了一口氣之后,繼續(xù)說“只不過,財富亂人心。江南可能會是助力,但江南門閥、商賈卻也貪婪。江南一道之地,可耕種土地,大多集中在那些大戶手中,于國于民皆不利!阿耶可用這些人,但卻也不能讓其過度膨脹。不過兒也相信,阿耶自能處理好此中關(guān)系……”
狄仁杰雙眼微微瞇起,這個最小的兒子,終于是再一次讓他驚訝。
之前狄光昭能去獄中,能入宮面圣,狄仁杰會認為是往日只顧嬉戲的兒子,難得能勇敢了一回。而到現(xiàn)在,狄仁杰卻再次轉(zhuǎn)變了看法。
這個兒子,往日是讓他最不放心的,但是現(xiàn)在再看看,對于江南的分析可謂是恰到其處。
可謂是有勇有謀了!
不由的,狄仁杰開口詢問“為父去江南,該如何做?”
狄仁杰提出了問題,不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去了江南該做什么。而是因為,他想再聽聽這個小兒子的意見。
也算是一次考校!
狄光昭自然沒有絲毫的畏懼膽怯,只是稍作思索,便是開口“兒愚見,阿耶去吳縣,憑借阿耶往日名聲,江南的官員自然不會排斥。這樣,阿耶行事自然也會好做些。
海洋!
海洋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兒知道談錢俗氣,但是只要有了錢,我們便能做更多的事情。阿耶可鼓勵江南商賈出海,更可推動江南的軍隊清掃外海海盜。我家,亦可以去江南行商……
還有百姓!江南物產(chǎn)豐富,如今人口遠超立國之初,而耕地卻是固定的。阿耶可鼓勵生產(chǎn),除卻農(nóng)事,但凡是有所產(chǎn)出者,皆是在為大唐創(chuàng)造財富。讓百姓真正富足起來,而相信百姓自會感激阿耶。民心所在,行任何事自然是皆有支持!”
賺錢!
賺民心!
這就是狄光昭的建議。
而在狄光昭的認識中,江南一地在未來也是創(chuàng)造財富最多的地方,那么自然是有原因的。
狄仁杰目露思索,良久之后看向狄光昭的眼神。
已經(jīng)是大有一副,吾家有子孫仲謀的感覺了……
于是,書房之中,老大狄光嗣、老二狄光遠徹底的變成了聽眾。
談話的對象,就固定在了狄光昭和父親狄仁杰之間。
這場談話,直到月上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