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到此時,如果還有人分不清狀況,根本就不應該再出現在這座大殿之內。
所有人都知道,狄光昭已經解釋完了所有。包括王仁才所謂的‘有傷天和’的誅殺數十個奸商,包括瘋狂彈劾當朝大半朝臣。
人家狄三郎就沒有考慮過,自己做的事情應不應該,是否符合朝廷規矩制度。人狄三郎想的只有一點,就是領了圣旨,一心完成圣人旨意。
這樣的人還不是大忠臣,這座朝堂上就當真是再也沒有一個忠臣了……
盡管這個時候,御座上的圣人還沒有開口說話,所有人都清楚,他們輸了!
輸給了一個尚未及冠的黃口小兒!
站在文官班列里的御史中丞來俊臣一臉鐵青,回首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幾個,當時出現在北市坊門外的御史。
沒過多久,那幾個御史就已經走出班列,滿臉死寂的跪在了大殿冰冷的地面上。
其后,大理寺和刑部中,亦有官員走出,沉默的跪在了地上。
一眾的三省相公們,同樣走出班列,站在大殿正前方,雙手交叉腰背深深的彎曲下去。
他們在自請視察瀆職之罪!
“著令右羽林軍郎將狄光昭,升中郎將,加壯武將軍,領右羽林軍前護軍一營兵馬?!?
空蕩蕩的大殿頂端,回蕩著武則天的聲音。
沒有任何的解釋,也沒有任何的顯露,武則天就這樣直白的晉升了狄光昭的官職。從正五品上的郎將升至從四品上的中郎將,連跨三級,更是加授散階,管轄一營上前兵馬。
武則天用加封,向大臣們表明,她認同了狄光昭的解釋,也贊同甚至是欣賞他的做法。
升職加薪的狄光昭臉上帶著一絲笑容,合乎禮儀的施禮領旨謝恩。
接下來,應該就是要懲罰那些人了吧。
畢竟,有賞就有罰。
這樣才能顯得公平。
果不出意料,群臣還在暗恨狄三郎不僅沒有獲罪,還得了圣人賞識加封的時候。武則天的口諭,再一次下達。
“御史王仁才,罔顧事實,濫用職權。奪去一應官銜,流放崖州!”
王仁才的政治壽命,徹底結束。如果情況再慘一點,年過半百的王仁才,或許還沒有走到崖州,就會老死或者病死在南下的路途上。
武則天沒有理會癱坐在地上的王仁才,繼續說“河南府視察,致使糧價高漲,一應人等貶放嶺南道。南衙諸將,罰俸一年,即日起無令不得出南衙大營?!?
河南府的官僚,就這樣被貶到嶺南道當官去了。而南衙的大將軍們,罰俸是小,這些人誰家是靠朝廷俸祿就能活下去的。最關鍵的卻是,無令不得出大營,這就是將他們禁足了,至于什么時候能從南衙大營里出來,大概就要看武則天以后的心情了。
要是皇帝忘了這件事情,大概……
那些南衙的普通將士要受苦了。
狄光昭心中為南衙的小兵們默哀祈禱。
而武則天處理完了這些人,接下來就該處理三省六部的官員了。
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這位殺了無數人的女帝,會不會突然就借機在朝堂上,來上一場清洗。
不過今天,武則天似乎并沒有殺人的想法。從剛剛被流放崖州的王仁才,亦或者是貶到嶺南道的河南府官員,禁足的南衙諸將。都沒有直接造成什么死亡事情。
“自三省至六部,罰俸半年,降散階一級。”
武則天緩聲出口,對三省六部官員們的處罰,顯得很是輕拿輕放。
不過這也是正常做法。在武則天看來,自己對三省六部的處罰,并不是因為狄光昭的彈劾。而是因為這些人,與一個尚未加冠的少年相比,顯得很是愚蠢。
只不過帝王的心思,從來都很少有人能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