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太監一死,剛剛涌起的暗流,就平息下來。
幾天后,熊啟知道了這個消息。
頓時如同驚弓之鳥,惶恐不安,雖然對方算是他的死士,但結果到底如何,沒有發生之前誰也不知。
直至得到那個太監是當場自盡的消息,方才松了口氣,開始暗查究竟怎么回事?
后宮中。
紅蓮、公孫麗她們知曉后,自然也是不能平靜,緊緊盯著。
不過此事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切都平靜無波,就此平息下來。
公孫麗雖然有些著急,但在紅蓮的勸解下,也只能暗自忍耐。
熊啟則是收起了所有的小動作,在他心里,此時古玄肯定在暗中大肆調查。
連再次聯系公孫麗,繼續進行刺秦計劃第二步,都暫時放了下來。
沒有弄清楚其中情況,沒有確定古玄不再調查前,他是不敢再動了。
一旦被抓住,就徹底完了。
一片平靜中,大秦朝堂上,則是全力準備著滅燕計劃。
連掩飾都沒有,大張旗鼓,威勢壓的剩余三國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尤其是燕國,上下一片惶恐不安。
原本因荊軻刺秦,這讓他們議論紛紛、大漲的士氣,都被強行壓了下去。
三國中,各種各樣的說法議論皆有,但終究沒有什么作用。
秦王政十二年四月一日,大秦出兵了。
以蒙武為主帥,帶著王賁、蒙恬、李信、辛勝、屠睢、任器等年輕將領,共三十萬大軍出動,直撲燕國。
浩浩蕩蕩、充滿了無堅不摧、勢不可擋的鐵血威勢。
一路之上,勢如破竹。
燕國大軍與殘趙雙方組成聯軍,試圖抵擋,但只是十天,就兵敗如山倒,浩蕩洪流直奔燕國都城薊城。
還沒有到薊城,驚恐不已的燕王喜就在大秦大軍到來之前,攜帶著大量妃嬪和財寶出逃薊城,向北而去。
原本堅固的薊城,直接破碎,人心渙散,被大秦大軍輕而易舉攻下,燕國的抵抗力量徹底殘廢,其希望也徹底毀滅。
整個燕地的精氣神一蹶不振。
所有人都知道,燕國完了。
哪怕還有些許殘余力量逃于北方,也根本沒用。
天下七雄,再去其一。
只余三國。
天下除關中、蜀中這些秦國舊地盤之外的地域,無不一片失聲。
大秦到處沸騰,那種如日中升的威勢,睥睨無敵,剩余兩國也根本不再放在他們眼里。
也就在這時,古玄下令,留守十余萬大軍鎮守燕地,再起三十萬大軍,攻向齊國。
速度之快、之突然,震驚一片。
齊國多年未曾大戰,又被突然襲擊,主力節節敗退,一座座城池被攻下。
還沒在燕國敗亡之事中反應過來的天下人,再次僵住,呼吸沉重的看向秦齊大戰。
楚國。
已經徹底反應過來的他們,就想要揮兵救齊,不過王翦已經帶領三十萬大軍陳兵秦楚邊境,做出隨時可以進攻的姿態。
一時間,讓楚國又不敢輕動。
也就是說,為滅齊,古玄足足調動了六十萬大軍,超過大秦歷代出兵規模,為第一。
這就是此時大秦的實力。
沒有了歷史上那數次的大敗,加上滅四國時,都花費了最小的代價,和自己培養而出的大量官員管理幾地。
所以如今大秦的實力,比古玄記憶中第一世以及秦時明月中的大秦,都要強不少。
六十萬大軍雖多,大秦卻能輕松承受的住。
無數的目光中,齊國一敗再敗,秦軍直接攻到齊國都城,臨淄。
到十月五日,在一眾齊國官員的建議下,齊王建下令投降,齊國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