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立場觀點上是相同的,這便是兩人能夠融洽共處的基礎。加之方子安本就是穿越之人,見識自不同尋常,周鈞正歡喜不已。周鈞正認為自己撿到了個寶,與人相談也都毫不掩飾的夸贊自己的弟子方子安,說他將來必成大器云云。師徒之間頗有些親如父子,卻又像是一種知交朋友的感覺。方子安佩服周鈞正的才學淵博,周鈞正也對方子安期許甚多,對他悉心教誨。
如果沒有那件事的話,師徒之間的情誼或許會成為一段佳話。然而,平地忽生波瀾,事情的變化讓方子安措手不及。就在昨日上午,方子安提著給周鈞正拜端午節的禮物去書院的時候,卻被周鈞正當著眾人的面給趕了出來,將帶去的禮物丟了一地。周鈞正不由分說出具了逐書一份,將方子安逐出了師門,讓包括方子安在內的所有人都驚愕萬分。
事情的緣由居然是因為方子安在去年中秋之夜給萬春園的頭牌歌姬秦惜卿寫了一首詞傳唱的緣故。周鈞正認為方子安沒有將心思用在讀書上,跑去跟青樓歌妓打的火熱,辜負了他的期望,敗壞了他的清譽。他要清理門戶,決意將方子安逐出師門。
方子安壓根也沒想到去年中秋的事情到今日居然成了自己被逐出門墻的理由。更讓他難以理解的是,這個理由也未免太牽強了些。慢說自己并未和青樓歌妓打的火熱,就算自己出入青樓,在這個時代也算不得什么道德敗壞的大事。兩宋之時士大夫出入青樓歌肆勾欄瓦舍之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就拿北宋詞作大家柳三變的經歷來看,他一生混跡青樓之中,去世也是花界女子集體替他安葬,這反而是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由此可知,兩宋之時和青樓女子交往并非是什么犯大不韙的事情。雖然說畢竟會引來一些風言風語,于名聲或有損害,但也不至于到了這等激烈的地步。
而且,以方子安對周鈞正的了解,周鈞正可不是那種刻板之人。平日談論笑噱曠達的很,絕不至于因為這么點事情變變得如此不近人情。
所以,這件事便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讓人覺得有些古怪。偏偏無論方子安如何認錯求肯,同年學子甚至是師門和幾名講席先生在旁相勸,周鈞正都絕不松口,決絕無情的將自己逐出了師門,這便更讓方子安無法接受了。
心中焦躁惱怒是肯定有一些的,但更多的還是覺得迷茫和不可思議。一個人怎么能變臉變得如此之快,而且是一個自己尊敬的老師,三年來相處甚為融洽的老師。整件事讓方子安極難接受。
一想起此事,讓坐在等下沉吟的方子安立刻感覺到身上燥熱,心中煩躁不安起來。他可以假裝豁達,但他確實對這件事耿耿于懷,不明所以。這也是他今日面對來訪的兩位客人時情緒有些粗魯的原因,心中的疙瘩其實一直梗在那里。
倘若自己真的去青樓廝混了,那倒也不冤枉自己,可事實上自己只不過是在去年中秋之夜去西湖賞玩,碰巧趕上了萬春園的花船停泊在橋下。那萬春園搞中秋活動,以二十兩銀子為彩頭征集在場百姓的詞作,讓萬春園的頭牌歌姬秦惜卿親自配曲演唱。那不過是個噱頭罷了,秦惜卿固然名氣響遍東南各地,詞作能經她之口演唱,那必是要揚名天下的。在場的很多人都希望能沾她的名氣揚名。但是方子安卻壓根也沒這樣的想法,吸引他的不過是那二十兩銀子的彩頭罷了。
雖然入了書院讀書,有了官廩發放不至于餓肚子,但是生活的拮據可一點沒有改變。衣帽破舊,讀書的文房都買不起,時常靠著老師接濟,這讓方子安時常感到尷尬和煩惱。遇到懸賞二十兩銀子巨款的彩頭,方子安所以躍躍欲試了起來。于是他寫了一首《中秋月》的詞湊熱鬧,其實內心里也并沒有以為一定能得彩頭,只是碰運氣罷了,誰料想還真的中了,還真的得了二十兩的彩頭。當時自己已經刻意保持低調了,并沒有登船配合萬春園的配合,其實便是不想鬧得眾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