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相公卷一風雨入臨安第六十七章高論方子安突然好像從史浩的話語中聽懂了什么。當今皇帝趙構不能說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卻也應該不是個糊涂蛋。否則在那種混亂的局面之下,還怎么能收攏人心,完成建立南宋并且守住了江淮邊界的壯舉。這些事說起來簡單,但再汴梁陷落徽欽二帝被擄走,大宋實際已經接近滅亡的邊緣能夠完成這一切,怎能說他是個糊涂的昏君?若說他殺岳飛便是昏君的話,那也太想當然了。他有自己的打算,他有自己的算盤。這樣的人難道不知道秦檜在百姓中的名聲?難道不知道秦檜是天下人萬夫所指唾棄的人?他卻依舊要重用他,那是為何?
背鍋!
方子安一下子想到了這個詞。對,一定如此。皇上就是要秦檜背鍋,讓他身居高位,讓他面對所有的唾罵,讓秦檜成為自己面前的靶子,為他抵擋所有的不滿和憤怒。因為他知道,殺岳飛是自己的意圖,倘若百姓知道是自己想殺岳飛,百姓們會痛恨責罵自己。所以,找個人出來替自己挨罵,那是最適合不過的做法了。
倘若真的是如此的話,趙構便是個工于心計聰明之極的皇帝,而絕非是后世人們給予他臉譜化的‘昏聵之君,逃跑皇帝’這樣的標簽。他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知道該如何掌控局面,是個手段極其高明,心思極為細密的聰明人。
史浩沒有再提出其他的問題,因為僅僅這一個問題便已經足夠。他本就是為了進一步的檢驗這個叫方子安的年輕人到底有無真才實學,到底是不是他們所需要的人。方子安之前回答已經說明了這一切。
接下來兩人談論的都是一些輕松的話題,對于即將到來的秋闈,史浩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史浩實際上入仕很晚,不是他沒這個才能,而是他一直沒有參加科舉。而他第一次參加科舉便高中進士甲榜第一名,可見他對于科舉入仕的套路甚為捻熟。能得到他的建議,對方子安而言也算是不虛此行。
午飯很是豐盛,宴請的主角實際上是張若梅,所以那位史凝月小姐也在席上相陪。這頓飯的氣氛還是融洽的,凝月小姐因為張若梅之故對方子安似乎頗有好感,而且因為拜讀過方子安的詞作,對他顯然有些景仰之感。席間突然問及詩詞創作的問題,態度極為誠懇。方子安也只得硬著頭皮搜腸刮肚給予作答。幸虧自己讀過一些詩詞,也記得一些關于詩詞的品鑒文章,便東摘一句西抄一句的亂扯一番,希望能蒙混過關。
凝月小姐不但人美,涵養也很好。方子安說的話其實有些前言不搭后語,亂七八糟。史浩在一旁聽著都有些皺眉,但史凝月卻保持著微笑聽得很認真。方子安以為自己蒙混過去了,直到凝月小姐問出了下邊的問題。
“方公子,我讀易安居士《詞論》之篇,李易安對前人詞作多作針砭。她認為柳三變之詞詞語塵下失之于高雅而過于媚俗,認為張先宋祈之詞過于追求妙語而導致詞作不夠渾成。甚至說晏殊歐陽修蘇東坡這些詞作大家的詞作音律不協。在方公子看來,你覺得他說的對不對呢?”
方子安腦子都炸了,他那里去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這個愛寫詞的少女問出這樣的問題來,這不是為難自己么?看著面前那個笑語嫣然的少女美麗的面孔,一瞬間方子安覺得這個小丫頭似乎在故意為難自己,以報復自己之前的東拉西扯。頓時覺得她嘴角邊的兩個梨渦都不那么可愛了。
“這個問題嘛……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我看還是改日再跟小姐細說吧。今日……便罷了吧。”方子安打算采用推諉之計徹底結束這個話題。
“是啊是啊,改日再說吧。”史浩看出了端倪,不想讓方子安難堪,于是幫著解圍道。
“公子又不趕時間。何不現在就說呢?爹爹你難道不想聽聽方公子的高論么?”史凝月不依不饒。
方子安終于確定這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