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沒有一絲絲的愛意么?”
方子安驚愕的看著史凝月,只見史凝月雙眸脈脈,面色嬌紅的看著自己。
“我……我……”方子安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來。
他當然是一直在裝糊涂,事實上,史凝月的表現(xiàn)其實已經很明顯了,自己怎么會感覺不到。那日史凝月臨別時的暗示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她問自己怎么看卓文君的,那意思是說卓文君倒追司馬相如的事情,卓文君有一首詩中的一句便是史凝月暗示自己的話‘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若這種暗示還算過于隱晦的話,那么送自己一塊玉便更加的明顯了。女子給男子送玉,按照古俗便是示愛之意。‘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瓊瑤即美玉,這暗示再明顯不過了。
方子安之所以裝糊涂故作不知,不是因為他不知道史凝月的好。史凝月出身修養(yǎng)容貌品行皆為上上之姿,是男人夢寐以求的佳偶。可是方子安卻不能有所反應,原因有二。其一,他早已答應了張若梅娶她為妻,兩人也已經有了夫妻之實。就算張若梅離開大宋去了北地,至今杳無音訊,方子安也不能始亂終棄。正室位置自然是為張若梅所留。史凝月的出身家世是不肯能為人妾室的,方子安自然不能隨意接受她的示愛。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史浩的暗示。史浩似乎看出了點什么,當初方子安在史家借居的時候,史浩便有意無意的暗示了方子安一些話。大致的意思便是,凝月是他的掌上明珠,他要凝月一生安樂,絕不肯將凝月嫁給顛沛流離,起伏不定之人。他不希望凝月受苦,受牽連。他還開玩笑的對方子安說,如果方子安有認識的家世淵博脾性溫和的少年,不妨跟他說,他去物色物色,也許能給凝月找個佳偶云云。那些話其實就是在跟方子安作暗示和警告,讓方子安不要有那方面的想法。畢竟欣賞歸欣賞,器重歸器重,但自己的寶貝女兒未來的幸福還是第一位的,方子安還只是布衣之身便麻煩纏身,而且很明顯不是那種安于安逸的人,自然絕非凝月良配。
因此,方子安一直在此事上裝糊涂。但史凝月顯然不是尋常女子。今日那首詩方子安讀了心中感動之極,凝月的一番深情讓人動容,可是方子安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