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個較長時間的準備的。方子安想要的是更為快速方便且隨時隨地便可升高水箱的辦法。那便需要機械之力了。
方子安設計的這種便是交叉式的抬舉裝置。類似于一種鐵柵欄門豎起來的樣子。無需舉高時鐵條收攏藏匿于水車下方,需要時鐵條便交叉延展,將水箱舉起來升到一人多高的高度。這樣便具有了不小的水壓,可將水噴射到二樓之上乃至更高的高度。
問題在于沒有任何動力裝置,沒有任何液壓裝置,方子安又需要一個極大的大水箱,以保證水量充足。那便是一個大難題了。方子安的解決方案是旋轉頂升。便是在水箱下方安裝一根粗大的圓形螺旋鐵棒,以契合起螺旋卡槽的另一只鐵軸連接車后的絞盤,利用人力或者畜力轉動絞盤的時候,兩只螺旋鐵軸咬合旋轉,產生巨大的頂升之力,推動水箱上升。四角的鐵柵欄作為輔助支撐之力,頂升之后以插銷固定,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停留固定,以根據不同的火況進行調整。
說實話,這東西顯得有些蠢笨,但那是相較于后世而言的。在這個時代里,能想出螺旋狀借力頂升,化抬升之力為絞盤轉動之力,那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精巧的設計。否則,以方子安設計的裝滿上千斤水的大水箱,靠著人力是完全無法在短時間里抬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的。
方子安之所以請蘇橫幫忙,便是難點在于兩條咬合的頂升的螺旋鐵棒的打造。這不是方子安自己所能弄出來的,必須要專業的人才能做出來。當然了,這種裝置無需太精細,只要能咬合住,做到不滑脫,堅固可用便可。所以方子安也敢讓蘇磊來幫忙。
蘇磊年紀小小,但確實是家門熏陶,三代大師傳承,做起事來自有一種大將之風。在他有條不紊的指揮下,數百根鐵條打造出來,且在方子安的設計上更加精妙,增加了雙重孔洞鉸連,以及側方的橫向鐵栓支撐。比方子安設計中的單孔錨固和在鐵條本身上刻出凹槽的方式更穩固和把握。方子安贊嘆之時,蘇磊倒也不貪功,告訴方子安,這是他爹爹指點的結果。
到了傍晚時分,四條鐵柵欄式的伸縮底座便已經初見雛形。而在李大龍帶領下,一個用粗大木料打造出來的厚重的大車底座也已經完成。
“差不多了,明日再繼續吧,也不在這一時。小磊兄弟,你隨我回府,咱們好好的吃一頓睡一覺,明日再來。”方子安笑著叫停。蘇磊也著實有些勞累,于是點頭答應了,方子安讓雷虎他們今晚好生看守,帶著蘇磊回家,命人弄了些好菜好飯,蘇磊年紀不大,飯量卻不小,吃個飽,洗了澡上床睡覺。
次日上午,一切繼續。最為關鍵的要點便是兩根提升螺旋主軸的打造。因為是一根整體長達六尺的粗大鐵軸,每一根光是重量便是至少有三百斤,所以打造的時候頗有難度。方子安本以為這種東西需要制作模具澆筑出來,可沒想到蘇磊卻是要直接在鐵棒上打造出來。他的辦法是用楔形鐵釬,當鐵棒燒紅之后橫在鐵砧上時,他便將鐵釬對準方位,再用大錘逐次敲打。這樣便沿著鐵棒外圍生生打出一條螺旋凹槽。當然這么做雖然節省時間,但操作起來極有難度。
方子安決定親自上場輪錘,因為打擊的力度和精確度需要保證。蘇磊年紀小,氣力不夠。其他人或許氣力夠,但是拿捏不夠。打的深了還是淺了,都是失敗。需要一步到位的解決問題。
在試了試力道之后,正式的操作開始了。鐵棒燒紅了一截。李大龍雷虎和另外一名漢子用鐵鉗子卡住鐵棒將其抬出來擺在鐵砧的半圓凹槽內,蘇磊用細鉗子夾著鐵釬自對準位置,大喝道:“來!”
方子安一錘子下來,火星四濺,當啷作聲。一道斜斜的凹槽在鐵棒上出現。蘇磊大喜道:“漂亮,這力道分寸正好,快,再來幾下,乘著火候。”
當當當數下火花四濺之后,一道完整的螺旋狀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