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的那個建議。他以為自己是抽他的梯子,讓他處在尷尬的位置,所以心中惱怒。這家伙擔心的是他自己的位置罷了。
“鄭大人,下官別無他意。這不過是下官的一個建議罷了。就算朝廷真的采納了,還不是基于火政衙門基礎上進行改造么?還不是得由大人執掌。難道朝廷還會讓下官這個七品小主薄去擔當這么重的職責么?還不是得大人擔當?若是朝廷采納了,大人執掌新衙門,地位更加的重要,權責更加的重大,那是好事啊。大人得感謝我才是,怎么還怪責下官呢?”方子安道。
鄭榭愣了愣,想了想倒也是實情。就算方子安的建議被采納,以方子安的資歷和官職也是沒資格擔當的,十之**還是自己得利。這是對自己有利的建議,自己反應的過激了。
“本官是說,你不該在楊大帥面前胡亂說話。楊大帥是皇上最為信任的人,你適才一些話說的太放肆,倘若他在皇上面前說你半句不是,你便完了。你又是我火政衙門的人,本官也難逃責罰,明白么?你還是入仕太短,根本不知道官場上的門道,就算你這次救災有功,那又如何?也不能翹起尾巴來覺得自己了不起的很,這些事算不得什么的。朝廷只是做出些姿態來,楊大人也不過是來做個樣子,你便亂七八糟說了一大通,你以為楊大人是來聽你這些廢話的么?哎,本官也是為你好,你好自為之吧。本官走了!”
鄭榭不在多言,命人牽馬過來,上馬離開。方子安翻著白眼站在衙門口目送他離去,心中罵道:你他嗎的,我們好歹也立了功,你也跟著沾光。你一句好話都不肯說么?還把老子訓斥一頓,你是人嗎?我呸!
……
兩天后,一個好消息傳遍整個防隅軍上下,他們的兵餉問題解決了。這個消息讓防隅軍上下歡聲雷動。很多人當初在方子安說出要請求朝廷解決兵餉問題的時候是抱著并不樂觀的態度的,而現在事實就在眼前,怎不叫人驚喜。
雖然樞密院的公文上沒有挑明,但是從提高兵餉待遇到和其他正規兵馬一樣的標準的行為中,眾人都意識到這是朝廷對于防隅軍的認可和肯定,是防隅軍地位的實際的提升。而這一點是更讓眾人高興的。防隅軍終于可以昂首提胸起來,終于不必再其他兵馬面前低人一等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一切都是方大人上任后所帶來的變化。很多人之前對方子安大刀闊斧的改造衙門的行為還帶有抵觸的情緒,認為防隅軍是爛泥扶不上墻,方子安這么做是徒勞無功的。但現在他們終于發現,方大人所做的一切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短短兩個月,不但衙門的風氣發生巨大的變化,積極訓練,你爭我趕的風氣蔚然而起,外邊的百姓對待防隅軍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從地位和待遇上又得到了提升,這些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之前想也不敢想的。而這一切都歸功于方大人的安排。方子安在衙門中的威望直線上升,人人感激和佩服。
除了士兵兵餉待遇問題的解決,方子安也迎來了一紙正式的任命。他被正式任命接替夏良棟的官職,擔任臨安防隅軍衙門的防隅官之職。雖然這依舊是一個七品的官職,而且還是武職。但是其意義已經大不相同。這是衙門正職,擁有對防隅軍衙門的正式的朝廷賦予的權責,和之前的主薄這個職位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中護軍經火政衙門撥付下來五千兩銀子的款項,用來更新防隅軍老舊的裝備和器械。這筆巨款幾乎是防隅軍衙門五年的全部經費。
方子安當然心里很是高興,當日和楊存中談話中所提的要求一一兌現。顯然楊存中當日前來并非如鄭榭所言的是裝裝樣子。朝廷雖然并未明確說明,這些嘉獎措施是因為防隅軍救災有功,但顯然,二者之間是有直接的聯系的。方子安要的是這種實惠,至于朝廷給不給正式的嘉獎說法,他反而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