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瀝青油?那是什么東西?”眾人訝異道。
方子安一時語塞,他其實并不能確定那到底是什么,但是根據(jù)自己的感覺,這應該是一個方向。若以黃油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重油脂灌入密封套筒之內(nèi),輔之以數(shù)層牛皮襯墊,則有可能解決眼前這個難題。有用無用,方子安也并不確定,但這絕對值得一試。
“石油諸位知道不?能燒的那種地下冒出的黑油,黑乎乎的,黏糊糊的,還能燒起來的那種東西。放在鍋里熬掉水分,便能得到一些粘性極強的東西。或許那種東西便是我們需要的。”方子安道。
“石油?如何不知?我祖父那一輩便知道此物了。那東西不是制墨的么?燒起來煙塵太大,也沒什么用。油膩粘粘,據(jù)說北地有山里有石油湖,飛鳥走獸進入其中便陷入不可自拔,虎豹熊狼都難以脫身。是了,你是說那東西可以灌入套筒之中是么?”蘇橫叫道。
方子安道:“對,就是這東西。不過不是直接灌入,而是提煉之后剩下的更為厚重的油脂。那東西粘稠性極強,應該可用。只是這東西不知道臨安城有沒有,可以試一試。我覺得有門,咱們反正現(xiàn)在也是沒招了,不妨一試。”
“怎么沒有?臨安有制墨坊,石墨質地很好,取料也簡單。這種石油又不難取得。江北便有。我便見有人用船裝運進城的。”老把頭也明白了那是什么東西,也覺得似乎不是瞎扯,大聲道。
方子安道:“那便什么都不用說了,我現(xiàn)在便回城去找,明日一早咱們便在這里做一番驗證。若能成,則大功告成。若不成,咱們再想招。”
“好,我就地開爐,打造軸套筒。”蘇橫道。
方子安道:“我建議這軸套筒最好用原木制作,一來不會磨損主軸,二來可選用遇水膨脹耐磨損的木質,更加增加密封程度,三來也能快速制作出來,省的你又要忙活的很。”
老把頭道:“用鐵梨木,這玩意又硬又韌,還吸水膨脹。我這便讓徒弟們?nèi)ミB夜找這種木頭,這玩意其實也不難找,這邊鄉(xiāng)下多的很。除了當木樁凳子,當切菜板之外,也沒啥用處。”
方子安道:“好,就這么辦。事不宜遲,我這便去了。”
萬大海對他們這種想法大搖其頭,認為他們是白費氣力。認為這種辦法一定不能奏效。但是卻也不好去阻止他們。喝了幾碗悶酒后呼呼大睡去了。
但是其他人卻都行動了起來。方子安酒也不喝了,爬起來便動身,和沈菱兒起碼連夜往臨安城趕回去。老把頭也吩咐徒弟們四里八鄉(xiāng)的去找那種鐵梨木的木頭。
這種木頭其實很常見,因為太硬實,太強韌,燒火也難燒,做家具也難做,所以百姓們往往都砍了當木墩子板凳,或者干脆往地上一杵,釘上幾塊木板便是桌子,有的干脆就扔在一旁。所以不久后便拉來了一大車粗細不一的原木墩。按照蘇橫說的樣子,老把頭等人開始連夜制作圓筒狀的密封軸。大大小小做了七八個,各種不同大小的,以備檢驗。
第二天巳時時分,方子安和沈菱兒騎著馬帶著一大桶黑乎乎黏稠稠的東西回到灣頭村。昨晚方子安找到了制墨作坊,買了不少石油運到了防隅軍一處駐地院子里,架起鐵鍋開始熬制。幾大缸石油熬了一兩個時辰,最后得到的便是這么一堆黑乎乎黏糊糊的玩意兒,方子安也不知道這是瀝青還是黃油,亦或是別的什么東西,也顧不得其他,一股腦全部裝入一只大木桶帶來了。
所有人都圍過來看桶里的東西,看著方子安用木棍攪動著的黑乎乎散發(fā)著刺鼻氣味的這一桶東西,眾人心中其實都有些打鼓,這玩意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驗證很快開始,將一只鐵梨木軸套筒里灌滿了黑乎乎的油脂之后,套在一截打磨的光滑之極的模擬軸體上。前端外側后端內(nèi)側套上熟牛皮制作的皮墊和油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