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中艱難行進七日之后,大宋使團一行人馬從燕京西山的山谷之中走了出來,赫然出現在了燕京府西北地界。當這樣一支打著大宋旌節旗號的車馬突然出現在燕京府地界上的時候,著實把駐扎于此的兵馬嚇了一大跳。
此時此刻,燕京之地已然是重兵云集之地。因為金帝完顏亮已然在此大興土木擴建新都,燕京府的主體城廓城防已經基本完成,城中的規劃建設也完成大半,金國宗室大臣也已經陸續搬來,各個朝廷衙門機構也已經開始運轉。甚至,連金主完顏亮也基本上大多數時間都在燕京府處理政務督促建設了。
至于完顏亮之所以要將都城往燕京府遷的原因,其實已經毋庸贅言。一則完顏亮乃篡位稱帝,即位之后又誅殺了打量的宗親豪族,樹敵太多。所以他擔心留在上京會寧府這種金國宗室皇族根深蒂固之地,會處境危險。他要將這些宗族皇親連根拔起,將他們帶到新都,讓他們無從勾連謀劃,讓他們盤根錯節的勢力和利益無法形成對自己的威脅和桎梏。二則是因為金國已然得到了大宋中原之地。完顏亮野心勃勃,想要一統天下,所以再留在上京那樣遙遠的北方都城之中,不利于統治全局,不利于戰時的指揮和調度。所以,完顏亮不顧重重反對和阻力決意遷都燕京。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命名這里是新都城,但是整個燕京府其實已經是金國實際上的都城了。去年九月完顏亮便已經搬到了燕京府中的新皇宮里,一切只等著城池建設完畢之后,正式宣布遷都的決定了。那不過是個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所以,燕京府城池周邊金國兵馬已然云集于此。東南西北各處駐扎的兵馬多達八萬人,加上燕京府中駐扎的五個萬戶城防軍,再加上城中巡防武衛軍人等,林林總總超過了十五萬兵馬拱衛于此。單單燕京西北方向,為了對太行山余脈的西山進行監視防御的兵馬便有三個萬人隊。形成了立體的品字形的拱衛監視態勢。也正因如此,當史浩和方子安率領的這一支兩百人的使團兵馬一出山,便立刻被金兵察覺,并迅速被他們派出的騎兵包圍。
寒冷開闊的曠野上,數千騎兵將使團兵馬團團圍住,金國騎兵們像是圍觀獵物一般的好奇的看著這一群突然冒出來的面帶疲憊之色的大宋使團兵馬。
“爾等是什么人?全部下馬,放下兵刃,束手就擒。倘若反抗,格殺勿論。”一名金國將領扯著嗓子對著那群被圍在當中的小股兵馬叫喊道。
使團上下人等都很緊張,雖然出山之前便知道會遭遇道大量的金國兵馬,都知道即將進入重兵把守的燕京府,都有了心理上的準備。但是真正面對眼前大量的金國騎兵,面對這劍拔弩張的架勢,他們還是頗為緊張。
“我等乃大宋出使貴國的使團,應貴國之約前來商談國事。有旌節文牒在此。本人乃大宋欽使史浩。爾等不得造次攔阻,速速通報上去,保護我等前往燕京府。天黑之前,我等要進城。”史浩高舉旌杖大聲喝道。
“哦?大宋的使團?”領軍的幾名將領有些詫異,低聲商議了幾句之后,一名將領策馬上前。
“出示文牒查驗,我等去稟報上官。”
史浩點點頭,命人將文牒取出送過去,這也是按照規矩行事。文牒便是出使的使者身份的證明,查驗之后可證明身份。文牒上有出使的官員的情形和隨行人員的信息。是雙方約定好的相互知曉的基本情況。
一個時辰之后,在數千金國騎兵的‘護送’之下,大宋使團一行抵達了燕京府西城門之外。方子安等人坐在馬上,看著眼前的這座城池,心中驚嘆不已。燕京府原本是遼國陪都析津府,在遼國未滅之前,乃燕云邊境重鎮,遼國五京之一,本就是一座城防堅固的大城。但眼前的燕京府,比之之前的規模擴大了一倍。面前的城墻高達四丈有余,巍峨高聳,都是全新建造的城墻。城墻還沒有完工,上面還有